1 / 7
文档名称:

陈嘉庚精神(改).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陈嘉庚精神(改).doc

上传人:漫山花海 2019/4/2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陈嘉庚精神(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陈嘉庚精神————论倾资兴学【摘要】:一个国家的强大是以经济作为基础,而教育是基础的基础。陈嘉庚再目睹了国家遭受列强欺凌、经济萧条、社会动荡后,确立了“教育救国”、“教育立国”的信念,认为爱国与兴办教育是一脉相通的,二者相辅相成,爱国是兴办教育的原动力,而兴办教育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从而实现爱国的目的。陈嘉庚办学时间之长、办学困难之巨、创立学校之多、教育投入之大是我国史上乃至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即使在经济上最困难的时期,他也要“出卖大厦,维持厦大”。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一座座学校在福建拔地而起,推动了福建的教育、经济发展,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人才。【关键词】:陈嘉庚办学百折不挠有教无类教育救国前言:陈嘉庚的一生是开拓实业、倾资办学、团结抗战、赤诚爱国的一生,他的伟大精神、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得到了中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毛主席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其中,倾资办学更是他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不但在国内创办了规模宏大的集美学村和闻名的厦门大学,更是在海外创办了近百所的学校,使一代又一代的人受益无穷。办学动机陈嘉庚于1974年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不断入侵中国,牟取暴利,侵犯中国的主权,危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而当时也正是清王朝统治最腐朽的时期,中华民族这段内忧外患、动荡不安年代的屈辱历史在陈嘉庚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9岁时,陈嘉庚开始入“南轩私塾”读书。早年的私塾生活,使他对旧式教育的弊病有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日后萌发教育救国的思想奠定了基础。陈嘉庚兴学始于19世纪末,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这是世界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1894年冬陈嘉庚出资2000银元在集美创办了惕斋学塾,供本族贫寒子弟就读。陈嘉庚早期兴办学校的目的,一方面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一方面提高人们的文化道德修养:学生在学校一方面要广泛学****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①陈嘉庚曾说过,“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创办学校早期尝试1984年冬,陈嘉庚有感于南轩私塾停办后社里儿童求学无门,便出资2000银元,在集美创办了惕斋学塾,供本组贫寒子弟入学就读,惕斋学塾的办学模式已于旧私塾大不相同,是陈嘉庚兴办新学的一种尝试。②创办集美学村集美学村,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它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学村总建筑面积已达十万多平方米,拥有在校师生一万余人,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高等专科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原集美学村包括: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集美师范专科学校、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专科学校、集美归国侨学生补****学校(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校、集美中学、集美小学、集美幼儿园等学校,还包括福南大会堂、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龙舟池、航海俱乐部等设施。③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身为同盟会一员陈嘉庚得知后倍受鼓舞,为了更好的支持祖国发展,同年9月,陈嘉庚从新加坡回归故里筹办集美小学,之后他还兴办了师范和中学、幼稚园,创办水产和航海教育,创办商科,创办女子师范和创办农林部、国学专门部和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