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梁启超故居.doc

格式:doc   大小:1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梁启超故居.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4/27 文件大小:1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梁启超故居.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梁启超故居梁启超故居在新会会城镇茶坑村,。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 号任公, 又号饮冰室主人,为清末戊戌维新运动主要倡导者与领导者之一,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幼读经史,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以其才思敏捷被誉为“神童”。1891年起,他在广州万木草堂师从康有为,积极帮助康有为完成《孔子改制考》等著述。后来,他又跟随康有为发动了震动中外的“公车上书”。 1896年8月,黄遵宪在上海办起以变法图存为宗旨的《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编辑《西政丛书》,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理论。他的文章以通俗流畅、感情洋溢、寓理深刻而深受读者喜爱,对扩大维新思想的影响起了极其重要的鼓吹作用。1898年入京,参与康有为等人发动的 “戊戍变法维新运动”,梁启超也因此名扬四海,时人把他与康有为并称为“康梁”。戊戍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东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梁启超又是中国近代文学、史学理论的开山祖。在文学理论方面,他高度评价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功能。他认为:“仅识字之人,有不读经(指儒家经典),无有不读小说者。”因此,他力主进行小说革命,充分发挥小说的“薰(陶)、浸(透)、刺(激)、提(高)”四大艺术魅力,有效地为革新政治、风俗、道德服务。梁启超的这些观点,开了近代小说理论的先河,促进了当时小说创作的繁荣。在史学理论方面,他主张彻底打破旧史学帝王中心的“正统论”的观点和体系,“写出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史”。这部历史必须是“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之例者”。也就是说史学必须揭示人类社会进化的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使之成为“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可见,梁启超在批判旧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资产阶级的新史学。这在当时是爱国和进步的。晚年的梁启超,弃政从文,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任教,并在天津、南京学府讲学,培养了一批成大器的人才。梁启超的主要著作都收入《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是一座古老的青砖黑瓦平房,背靠凤山,山上有建于明代的凌云塔。故居占地面积155平方米,分为偏厅(客厅)、正厅、两个厢房、门廊、“天井”、阁亭等,正厅两廊设有小楼阁,并筑有走马式的曲折栏杆,古色古香。正厅和偏厅门前都有一个小“天井”,两厅相隔一条小巷,有石梯可上偏厅屋顶的阁亭,亭前有小阳台。站在阳台上,可以眺望“崖门春浪”风光。离故居不远,还有两处是梁启超少年读书的地方。一处是故居前面的“怡堂书室”,梁启超的曾祖父所建,是少年梁启超接受启蒙教育和生活过的地方。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夏天,梁启超上京会考落第,带着新婚妻子李蕙仙回乡,就在此古书室的偏房作“新房”。他的长女梁思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另一处是村口的“奎楼”,俗称“文昌阁”,后来成为“宏文社学”的所在地。这是一间四方形的两层建筑,两重飞檐,琉璃碧瓦,庄严而古朴。门口石壁上刻有:“党庠塾序式於古;智水仁山在此堂”的对联,是梁启超1894年元旦亲手书写的。 1983年,是梁启超诞生110周年。为纪念这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新会县人民政府于9月24日召开了规模盛大的纪念会。全国性的康有为、梁启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