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第七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七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4/27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七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七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内容标准: 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要求学生了解雕版印刷、火药,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以赵州桥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唐末印刷业的发展情况以及雕版印刷业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火药的发明及其在军事上的最初运用;赵州桥设计的巧妙之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由学生通过文字、图像资料描述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以及火箭的制造和使用。讨论这两项发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观察图像资料,了解赵州桥的设计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科技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对赵州桥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课程资源的重组  :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和发展性学习观的要求,适当扩充知识,穿插大量历史图片,发挥学生自身知识资源优势,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学情分析: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的学习,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较浓,对历史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教法、学法设计:1、本课内容比较抽象,要充分使用教材中的插图、史料等,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共同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手段:学生分组承担学习题目,采用小组合作学台,使学生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分析,把信息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样的过程中,提高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知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屏幕上给出三个生动有趣的小问题:(1)唐僧玄奘取经归来后,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取得的真经尽快地、大范围的传播出去?你能帮他想一个办法吗?(2)这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哪项发明?(关于火药的发明)(3)传说张果老的毛驴在一座桥上留下了两个蹄印,你知道这座桥的名字吗?学生:赵州桥。教师:这是本课主要讲述的三个问题,关于这三个问题你想了解哪些内容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二)新课探究:首先让我们一同帮助玄奘大使完成他的心愿。同学们结合这样几个问题(诞生背景、发明过程、操作过程、发展进步)阅读课文第一个字目:雕版印刷。 一、雕版印刷  (学生阅读后教师引导回答问题:):造纸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但是一字一句地靠手来抄写,很不利于文化快速广泛的传播与交流。人们急需一种快速传播文化知识的技术,特别是在唐朝佛教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这种渴望更加强烈了,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下雕版印刷术产生了。(那么,雕版印刷术是怎样发明的?):学生:唐朝初年,在印章和拓印刻石的基础上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教师:什么是印章?学生:参照课下提示回答。教师:展示一枚印章。同学们看我手里拿的就是一枚印章,它是在上面刻上凸起的反字,印出来就是正字了。(教师演示)教师:同学们会注意到,印章有一个缺点,面积小,字数少。教师:什么是拓印刻石?(学生参照课下提示回答)教师:拓石就是把一张坚韧的薄纸事先浸湿,再覆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轻轻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