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9/4/28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编制说明《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标准编制组二○一八年四月一、立项的必要性微型消防站是落实单位和社区消防主体责任的具体体现,是弥补专业消防队站和政府专职消防队站建设不足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层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单位逐年增多,火灾风险持续增加。与国外城市相比,我国消防队(站)建设差距更为明显。如上海市消防队(站),相当于纽约的1/8、东京和首尔的1/2;北京市消防队(站),仅相当于纽约的1/60、首尔的1/28、东京的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江西省消防条例》第四条第三款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村(居)民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和消防工作实际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就是单位社区志愿消防队的一种,在形式、内容和任务上与志愿消防队没有本质区别。微型消防站投资小,占用固定场地小,队员由单位、社区工作人员、安保人员组成,建设相对容易,如果能够有效建设和管理,将形成星罗密布的立体化火灾自防自救体系。当前在微型消防站的建设与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社区消防对待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没有从本单位社区实际考虑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和使用,对自身建设微型消防站不理解不支持。二是力量统配不合理。一些单位微型消防站力量就是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没有将单位员工、保安等资源合理利用;一些社区仅按照工作人员花名册编配微型消防站队,没有考虑值班安排、实际在岗等因素,没有考虑可以依托本辖区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和社会单位联合建站,导致在夜间和节假日无人值守,根本无法快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三是培训演练未跟上。一些微型消防站队员现场不会操作消防设施、不掌握应急处置程序,现场处置时一般就2至3人到场,再无后续增援力量,也不知道下一步如何处置。四是应急响应不及时。在实际测试中,一些单位微型消防站队员往往需要5至10分钟才能到场,社区微型消防站这个更为突出,报警后迟迟到不了现场。因此总结微型消防站发展过程中的经验、问题,规范微型消防站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对于稳定火灾形势、减少人员伤亡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中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有立法权的地方要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标准的要求。针对当前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力量编配不合理,培训演练未跟上,应急响应不及时,为规范微型消防站的建站标准,岗位职责,队伍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防火巡查,宣传教育培训、日常训练、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与演练等职能和技术要求,应制定此地方性标准。为此,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于2017年9月启动《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编制工作,2017年12月完成初稿编制,向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项目立项。二、编制简况2017年9月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标准起草工作组组建后,首先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了解全省社会单位和社区在火灾预防、宣传和初起火灾扑救方面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