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9/4/28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朱熹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不强调了多读书,集思广益的好处。读书能益智,读书能养性情。常言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下面谈谈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的几点体会。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一个好的环境,需要家长、老师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氛围,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阅读中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家庭要营造阅读氛围。家长首先要对课外阅读有正确认识,破除孩子读课外书就是“读闲书”的观念。要认识到“开卷有益”,读优秀的课外书更有益,但家长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领孩子,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家里的床头、案几书本是否可随手可取,这样不比把书应塞到孩子的手里更愉快吗?另外,学校图书室藏书很丰富,向学生全面开放,我鼓励他们可利用课余时间借阅。班级的布置也是一个很好的激发学生阅读的一个平台,我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创立“1=62(每个同学拿出一本书你就可以读到六十二本书)”读书模式,学生的课外书藉实现资源共享。我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时自创小名言。板报设计也让学生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的气息,飘溢着浓浓的书香。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方位,开放信息化时代,那生动有趣的电视、电脑,形形色色的漫画书时刻在冲击着孩子们的眼球,他们很少有人愿花30分钟坐下来静静地阅读名家名篇,这是我们现代教育的危机。如果一味地讲大道理,直接规定学生阅读那些书很难收到实效。因此,教师是学生阅读的榜样和导师,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喜爱,使书籍成为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的地位,因此,要想学生爱读书,教师首先加强和扩展自己的个人阅读,成为热爱书,尊重、崇拜书的读者。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我们教师本身应该热爱读书,以书为伴。一方面,在阅读中不断地提升和充实自己,促进自身素质提高,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另一方面,当好学生阅读的领路人和同行者,我经常向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和学生共享读书的快乐,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方法,和学生共读一本书交流读书收获,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二、选择内容授之以渔从教学实践中也可以看出,不读书不行,滥读书也会产生消极影响。选择书籍是指导课外阅读的第一步,它起着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品德的作用。面对琳琅满目的书刊,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可以以三个标准进行有效的选择。一是知识性。即这类书可以丰富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课内教学可延伸到课外。比如,我在教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时,我朗读一段成年后的闰土描写片段,学生听了后,一脸的茫然,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一个天真烂漫,健康活泼的少年,成年后竟变得如此灰暗,大大的激起了学生想读一读原着的欲望,于是我把鲁迅的小说《故乡》介绍给大家,大家在阅读鲁迅作品的同时,再让学生们读读他的其他作品,如《朝花夕拾》、《祥林嫂》等,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