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议如何做好医疗费用的数据分析(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付费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己经由单一的总额付费制逐渐变为按项目付费、单病种付费、临床路径定额付费、DRGS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付费制度,这在数据统计方面就要求对各种付费方式下的大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关键词】医疗费用;付费方式;数据分析【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230-,即医疗付费方式是指医疗服务付费方(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保险公司及患者)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医院、医牛)提供的医疗服务所消耗的资源的补偿。补偿机制恰当,能有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医疗费用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内,否则将起反作用。目前,我国支付方式有后付制、预付制和混合支付制三种。总额付费制是由政府部门或保险机构在考虑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情况基础上,按某种标准,如机构规模、技术、服务人群数及医院的服务量(包括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与费用等),确定某一医疗机构一定时期(一般为1年)的预算总额,医疗机构在支付时以此为最高限额的支付方式,属于先付制。按人头付费按照约定医院或医牛服务对象的人数和每人规定的收费定额,预先偿付医疗服务费用,从而促使供方自觉采取费用控制措施,如开展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定期体检等活动,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病率,减少费用开支。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也称按疾病诊断分类定额预付制(DRGS)。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率先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进行研究,并建立起了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即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方法,将住院患者按诊断分成若干个DRGS,对每个DRGS分别指定价格,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一次性向医院支付该指定价格的费用。其原理是使非常复杂和随机的医疗支付过程标准化,把患者的诊疗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医院的收入与实际成本无关,而与每个病例及其诊断有关。DRGS也是目前国际上较理想的病例组合模式,其综合反映了病种的严重程度、预后、治疗难度、医疗服务强度及资源消耗程度。这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和相对客观的医疗质量评价方法。按服务项目支付是指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所设计的每一服务项目制定价格,按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项目和数量支付医疗服务费用的形式。这是我国一直沿用的、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属于“后付制”。服务项目费用是确定付费的最原始的费用依据,也是进行项目成本核算、收费标准制定及调整的根据。虽然对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收费标准,但是对每一个病种来说,医院到底该用什么项目,整个诊疗过程中该使用哪些项目,目前为止尚缺乏统一的规范。按服务单元付费,又称平均费用标准付费,是介于按项目支付与按病种支付之间的一种费用支付形式。平均支付标准是通过抽查一定比例的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并扣除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后统计出来的。它把患者每次住院分解成每天或其他单元来付费。2•,主要包括按单病种付费和DRGS付费两种。单病种付费是对单纯性疾病按照疾病分类确定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DRGS付费是指根据患者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等多种因素,将诊断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