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绍兴概况参考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15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绍兴概况参考资料.doc

上传人:一花一叶 2019/4/29 文件大小:1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绍兴概况参考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昨日绍兴【绍兴名称演变】夏称於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降越君,称会稽郡。晋称会稽国,为东扬州治所。隋开皇九年改置吴州,治会稽县。大业元年起称越州,此后越州与会稽郡名称交替使用。南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于建炎五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并沿用至今。【政区沿革】绍兴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小黄山文化开始,至今已有约9000年历史。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新石器时期,境内已有人类聚居和活动。春秋战国时期为越国的中心区域。秦置会稽郡。汉初曾置楚、荆、吴王国。此后除西晋太康二年(281)、东晋太宁二年(324)一度改为会稽国外,会稽郡建置一直稳定到隋文帝年间。隋炀帝大业元年(605)置越州。以后越州和会稽郡名称相互更替。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后,越州名称趋于稳定。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越州领山阴、会稽、上虞、余姚、赡县(后为嵊县)、新昌、诸暨、萧山8县。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驻跸越州,以“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次年改为绍兴元年,并仿唐德宗改梁州为兴元府故事,升越州为绍兴府,辖县不变。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绍兴路。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绍兴府,清继明制,辖县同。中华民国初,废府置会稽道。后改为绍兴行政督察区,辖绍兴、上虞、余姚、嵊县、新昌、诸暨、萧山7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置第十区,辖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萧山6县,旋改为绍兴专区。后屡有变化,至1964年9月复设绍兴地区,辖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5县。1983年7月,撤销绍兴地区,设绍兴市,为浙江省省辖市,实行市管县体制,辖越城区、绍兴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诸暨县。从汉时期,山阴县成为会稽郡政府所在地,绍兴成为浙江省境内出现的第一个郡(地区)级城市;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驻跸越州,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下诏从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绍兴,并升越州为绍兴府。府治设山阴,辖山阴、会稽、诸暨、萧山、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八县。2500年后,绍兴城址稳定未变,格局依旧,历史文脉绵延一贯。现在的越王城既展示了绍兴悠长的历史,也在延续着绍兴的文脉。绍兴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72处,其中国家级16处,省级54处,因此也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古越文化的发祥地,百越后裔的寻根之地。绍兴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文化名城,风光秀丽,人杰地灵,是著名的名士之乡:远古时期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吴越时期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魏晋南北时期书法大家王羲之,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到近现代涌现的爱国志士秋瑾、徐锡麟、陶成章以及文化名人鲁迅、蔡元培等,为许多人所熟知。绍兴又是著名的文化之乡。绍兴的水、桥、酒、书法乃至饮食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与独特魅力。正如周作人先生所说绍兴的古老醇厚是写不尽的。【探究一】绍兴古代文明的源头和代表是:绍兴的建城时间:浙江省内第一个郡级城市落户绍兴的朝代:我能探寻到的其他信息:今日绍兴【主要成绩】改革开放后,绍兴经济迅猛发展,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其他还曾获得:国家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