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转速器盘工艺规程设计(强烈推荐).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转速器盘工艺规程设计(强烈推荐).doc

上传人:luyinyzha 2015/1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转速器盘工艺规程设计(强烈推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本零件是有精度较高要求的孔的盘状零件,平面和孔是设计的基准,也是装配和测量的基准,在加工时,应尽量以大平面为基准。
先铣出下表面,以下表面为基准,加工出上端面和上表面,再以上端面为基准加工下端面,以上端面为基准钻出I,II,III 3个孔;加工前后端面时,先以上端面和I,II,为基准,在铣床上铣出后端面,再以后端面为基准,加工出2个Φ9的孔的前端面。
由于扇形部分的表面比较不易加工,首先以加工出来的下端面为基准加工出I,II,III孔处的各个上端面,再以上端面为基准,加工出I孔处的下端面;零件的2个Φ9孔的上边缘表面是不能用来作为定位基准的。



本设计任务给的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有:端面,内孔,园角等,其加工方法如下:
(1)下表面(大面积表面):虽然不是重要的表面,没有粗糙度要求,但是定位基准面,用铣车进行端铣平面,粗铣即可。
(2)上边缘面:不是重要表面,粗铣即可。
(3)I,II,III孔处的上端面:是重要表面,,可以进行粗铣后,再进行半精铣或精铣。
(4)I孔处的下端面:无表面粗糙度要求,只需进行粗铣即可。
(5)前端面:是重要表面,也是定为基准面,,进行粗铣再半精铣或精铣。
(6)2个Φ9孔的后端面:,只需进行粗铣。
(7)2个Φ9孔的加工:,以下端面为基准,粗铰出2个Φ9孔;;普通铰床即可。
(8)I孔的加工:,可用铰床进行铰孔,粗铰或扩孔均可。
(9)II,III孔的加工:,是要求较高的孔,可进行粗铰→半精铰,或者扩孔→精扩,既可满足要求。
(10)园角:有R3,R5,,R15几种园角,可用立铣刀周铣出园角。
方案一:
工序号
工序内容
01
铸造
02
时效
03
涂漆
04
铣Φ9端两侧面
05
铣Φ10端两端面
06
铣Φ9端两端面
07
钻通孔Φ10与钻通孔Φ6
08
钻通孔Φ9
09
镗孔Φ10,
10
检验
11
入库
方案二:表3
工序号
工序内容
01
铸造
02
时效
03
涂漆
04
铣Φ9端两端面
05
铣Φ10端两端面
06
铣Φ9端两侧面
07
钻通孔Φ10与钻通孔Φ6
08
镗孔Φ10,
09
钻通孔Φ9
10
检验
11
入库
、夹、量具
选择加工设备
(1)工序2,3,4,5和9,10,11,12用的是铣床,分别进行粗铣,精铣。用普通的卧铣床X62W型万能卧铣床即可。
(2)工序7和工序8是铰孔工序,分别是粗铰和半精铰。使用普通的铰床即可。
(3)工序6,13加工一个Φ10孔,2个Φ6孔,2个Φ9孔,采用花盘加紧,在立式钻床即可。可选用Z518型立式钻床。
选择***
(1)在工序2,3,4,7铣平面时,铣刀可以选择直齿或错齿的端铣刀和周铣刀,工序中有粗铣和精铣,在粗铣后,要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供精铣工序加工。
(2)钻孔有Φ10, Φ6,Φ9三种孔,需要留一定的加工余量,可用Φ5, Φ8麻花钻直接钻出来。
(3)铰孔需要铰三种孔Φ10, Φ6和Φ9,有粗铰和精铰,粗加工可用YT15,精加工可用YT30。

  本零件是单件大批量生产,故采用的是通用量具。选择量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选择;二是按计量器具的测量方法的极限误差来选择。在这里选的是第一种方法。
:
  由零件图上看,各平面的相互位置要求不是非常严格,,,测量范围为0-150mm的游标卡尺就行了,,显然满足要求。
:
此零件对孔的精度要求较高,,,测量范围为0-150mm的内径百分尺,,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工序
加工位置
毛坯
(mm)
粗加工
(mm)
半精加工(mm)
精加工
(mm)
总加工余量
(mm)
上表面


11

上端面
(双面)
(双面)
(双面)

下端面
(双面)
2
前端面
19(双面)
17(双面)
14(双面)
3
后端面
15(双面)
2
Φ10孔
0
Φ9
Φ6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