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卡泊芬净与伊曲康唑的比较*卡泊芬净与伊曲康唑的比较真菌感染的特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证据和适应证药物相互作用及安全性指南推荐*血液科IFI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IFI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缺乏高效的诊断方法,病原体的检出需要一定时间,难以早期确诊延误治疗常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需要早期经验治疗血液科抗IFI需要早期经验治疗2009年ECIL专家问卷调查结果: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是标准的治疗方法97%2009年ECIL专家问卷调查结果:97%的专家认为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是标准治疗方法;关于开始抗真菌治疗的中位时间:专家建议首次发热为5d(3-),再次发热时为3d(1-);-(1,6)-葡聚糖甘露糖蛋白-(1,3)-葡聚糖-(1,3)-葡聚糖合成酶GS棘白菌素–抑制葡聚糖合成酶,破坏细胞壁:卡泊芬净氮唑类–抑制负责麦角固醇合成的CYP-450酶,破坏细胞膜: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净突破性的作用机制:针对病源体,-27,,-经验性治疗Walsh,NEJM2004(n=1095)对照卡泊芬净脂质体两性B病例数539556研究设计双盲治疗剂量7050mg/d3mg/kg/d总有效率*%%95%CI-–,疗效与脂质体两性B相当临床研究–侵袭性念珠菌病研究设计样本量治疗分组总有效率P值Mora-Duarte,NEJM,2002*双盲239卡泊芬净70/%(71/88)-%(63/97)BJKullber,2005$随机,开放,对照422伏立康唑63mg/kg/12hr44%(101/248):-:400mg/d46%(50/122)*:包括了粒细胞减少和非粒细胞减少患者;疗效评估为接受IV研究治疗5天,无合并抗真菌治疗,而且没有改变试验方案的MITT患者$:非粒细胞减少患者;疗效评估为治疗结束后6周时的治疗成功率Maertens,PediatrInfectDisJ,2010(n=81)对照卡泊芬净脂质体两性霉素B病例数5625研究设计双盲随机对照治疗剂量50mg/m2/d3mg/kg/%32%%%临床研究-经验性治疗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儿童持续发热患者,,.,etal.,PediatrInfectDisJ,(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