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统一姓名:程旺班级:09营销1班学号:0906110002《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统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一种科学的理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与精神支撑,是衡量社会和谐水平的重要尺度。和谐文化建设的提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内在要求。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功能与理念等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时代性。同时,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本身就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一是和谐文化建设目标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和谐文化建设首先包括了社会主义理想,又包括了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种目标的确定体现了科学性与现实性。把人们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这样既给人民一种高尚的理想与向往,又给人们一种现实的动力与追求。二是和谐文化发挥着取向、规范与导向功能,以及弥合心理创伤的功能。社会转型时期,和谐文化针对不同的群体发挥着取向、规范与导向功能,为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取向进行引导,同时把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控制在社会秩序之内。另一方面。和谐文化又弥补人们因为社会变革产生的心理创伤与精神危机。三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主体与政府主体的统一。和谐文化建设是人人参与的事业,同时,每个人会成为和谐社会的受益者。人民即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和谐文化最终也会从人的信仰、道德规范、精神面貌等方面体现出来。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政府是最重要的决策者与引导者。政府在利益分配、政策导向、制度安排与舆论引导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要看到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现实。采取客观的理性的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和西方文化。和谐文化建设首先要抛弃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转向务实中和的思维模式;要避免情感主义的判断,代之以务实、理性与变通的思维方式。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在区分先进与落后、有益与有害、健康与腐朽、正确与错误的文化的基础上。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形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二、和谐文化中蕴涵着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科学发展观通过发展集体主义价值观、丰富共产党执政理论、提出和谐世界理念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和机制。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集体主义是精神内容和实践内容的统一。当然,不同的时代,集体主义的内涵有着不同的内容。,忽视或淡化个人权利的追求。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今天,尊重个人的选择,尊重个人的生存能力与个人奋斗的意义。当个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