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设海洋强国须培育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作为传统的农耕民族,根深蒂固的陆疆大国思想一直影响着国人,"海洋疆域”观念和海洋权益意识相对较弱。随着安全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安全利益逐渐由传统的领土范围向海洋空间延伸。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党的十八大报告高瞻远瞩,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建设海洋强国,首先必须加强海洋教育和海洋问题研究,强化全民的海洋观念和海洋权益意识,为国家战略安全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蓝色国土”应成为全民意识传统的中华文化引导一代代中国人把对国家领土的认识锁定在陆地国土的范围内,争取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基本方法往往是拓荒垦土。在极具标志意义的中华世纪坛,也只铺了象征960万平方公里黄色国土的960块砖。如果随便问国人中国的版图有多大,人们的答案多半还是“960万平方公里方公里”,几乎成了国人头脑中的基本概念。不少人不清楚中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如果把我们的陆地领土和海洋国土连在一起看的话,中国的版图不再仅仅是一只雄鸡,而是立在亚欧大陆东部的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是这把火炬的旺盛火苗;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是这把火炬的蓝色托盘和手柄。也许大家会说是历史的原因造成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淡薄,这的确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还应看到,新中国建国以来,我们也缺乏全面、系统的海洋国土教育。在中小学生的地理教科书里,至今还找不到中国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可以主张的管辖海域的内容。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已把地理和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一起,列为基础教育的五门核心课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汪品先指出,对于青少年的海洋知识缺乏、海洋观念淡薄问题已不能再熟视无睹:“我国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乡土'特色越来越浓,海洋的内容被越砍越少!这是一种有严重缺失的教育,在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开发海洋的今天,脚步放慢就要落后于别人,更何况自缚手脚呢?”无疑,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是改变这一状况的重大契机。海洋权益屡屡被侵呼唤加强海洋研究中国的海区由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组成,包括内水、领海及毗连区和经济专属区,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中国面临的是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窘况,中国版图上划的海上传统疆界“九段线”早已被一些相邻国家践踏突破。几乎全部海洋邻国均不同程度地对中国海洋国土和权益提出了无理要求。在黄海和东海海域,中国与相关的朝鲜、韩方公里的争议海域;在南海,中国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存在于东海和南海海域的岛礁主权斗争形势更是非常严峻。根据新的全方米以上的岛屿6961个,有人居住的岛屿433个,而500平方米以下的岩礁还有上万个之多。东海的岛礁数量占总数的60%以上。其中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因日本上演非法“购岛”闹剧正愈演愈烈。占中国海域一半左右的南海海域几乎大部分都存在着争议,特别是作为南海诸岛重中之重的中国南沙群岛中,竟有45个岛礁被邻国侵占,其中越南侵占30个,菲律宾侵占10个,马来西亚侵占9个,印度尼西亚侵占2个,文莱侵占1个。我国的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海洋生物资源。如南沙海域,石油储量约为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