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析中国股市轨.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浅析中国股市轨.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9/4/3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中国股市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中国股市轨迹深成指3000点是一道分水岭如果以深成指为参照系,自2003年1月~2004年9月12日以来,中国股市刚好运行了_个由熊牛转换至起动波的完整周期。自2003年1月3日深成指最低点点算起,升至2004年4月8日4、点(涨幅%),至2004年9月12日点止,中国股市已经完整地走完了由熊市至牛市的第一轮周期。中国证券市场不但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第﹁次起到宏观经济晴雨表的作用,还第一次走出了符合波浪理论的标准五浪。如果说深成指点是中国股市牛市起动波的终点,那么点则是中国股市牛市长期主升浪的新起点。在2003年11月我们就曾经在《中国股市底轴线:3000点》(详见当月《证券时报》)中明确指出,深证成份指数为中国股市的运行区间给出了两条熊市底轴线:一条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熊市底轴线——1000点,它是以中国八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国民经济为基础,代表当时综合国力的实际支撑线;一条是2002年以来的熊市底轴线——3000点,,深成指3000点大关并未失守,事实再次证明了这条底轴线的有效性。深成指3000点是一个整数大关,但其支撑意义并不仅在于此。深成指3200点为中国股市活跃度的分界线,我们称之为无泡沫地带。若一但被击穿,股市将进入沽水区域。所以3200点至3000点是最理想的建仓区。(详见《巨潮内参》2004年8月号)如果深成指逼进3000点附近的区域,必然是市场陷入深度低迷之时,各种问题被集中暴露后金融系统性风险开始显现,市场各方风险承受能力达至极限,此时出现反弹将是反转的决定性信号。因此,深成指3000点虽然不能说是调控市场的一个参照,但却是市场“否已极,泰将来”的一个重要信号。经验与教训我们2003年预测的2004年股市牛市高峰期来得快,去得也快。究其外因无非是两个:其一,由于《国九条》出台令市场信心高涨,使股市1V浪在时间上(正常应1个月左右)和深度上都不够,回调在3800点遇到强大支撑而提前结束(理想应及至3600左右),造成IV浪蓄势不足,令V浪在两次创出新高后便草草收兵;其二,由于股市对于宏观调控的灵敏反映,使A浪下跌深度加大,B浪反弹无力。但如果分析其市场内因,需要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也很多。教训之一:基金违反分散持股原则,集中炒作大盘股 2003年基金高举“价值投资”旗帜,提出“核心资产”概念,从“二八现象”到“一九现象”,实际上是基金假戏真唱自陷迷局的结果。基金倡导核心资产始于熊市低谷,其本意是为渡过寒冬而抱团取暖,在无股可买的熊市中给基金持有人一个交待,具有很强的防御目的。因此,核心资产大多属于防御型股票,具有流通性较强、股价表现平稳、业绩相对稳定、成长性一般等基本特征,其突出共同点是“大”——流通市值、收入利润和资产规模都远远超过其他公司。“大”的优势在于稳定性较好,劣势在于成长性不足。对业绩相对稳定的大盘股,历史上市场基本以20倍市盈率为定价核心,其估值低于A股整体水平,这是成长性不足而导致的合理结果。然而,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复苏,各行业出现持续景气回升,大盘股受到基金狂热追捧而逐渐失去其防御本色,反而成为最具攻击性的群体。在此次基金发动集中持股大盘股的炒作中,相当部分的大盘股被炒到40倍市盈率以上,估值高于A股整体。所以一但出现系统风险,最终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