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河南省素质教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南省素质教育论文.doc

上传人:小枷 2019/4/30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南省素质教育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蒆附 件芃河南省素质教育优秀论文申报格式螂单位分类艿 、、、、、、、、、、、、8体育、9音乐、10美术、11法学、、、、、、    目莂重视口算锻炼学生思维莀申荿报羇人蒂姓   名螁张艳丽 膁联系电话螆袆手机膂工作单位新郑市外国语小学 E-mail通信地址新郑市外国语小学 邮政编码450000 主要合作者姓   名工     作     单     位 张艳丽新郑市外国语小学 共5人超出五位作者不发证书重视口算锻炼学生思维口算能力是传统“三大能力”中计算能力的一部分。新课程背景下,对计算能力如此提倡:能口算就口算,不能口算试笔算,两者不能用计算器算,同时加强估测。由此看出,新课标更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把口算提到了首位,而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往往是这样“口算”的:例如,我要求学生口算75—16,学生往往口中念念有词地这样说:先用5减6,不够减,向十位借1,15减6等于9;十位上的7借掉了1,还剩6,6减1等于5,合起来是59。很明显,学生是在脑子里列竖式,把笔算的过程放到了脑子里,是笔算的“熟能生巧”罢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不过是在呆板、机械地执行竖式减法计算的程序,内部的心智活动很少,思维得到的训练不多。而学生很认可这种方法,我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笔算式的口算”,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也能培养学生操作程序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学********惯,但丢掉的却是更有价值的思维锻炼过程。根据课程标准理念,有思维锻炼价值的口算应强调用脑子算。也就是口算时,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将各种数字合理地拆分、组合,利用运算性质、定律、规律得出计算结果。这样的口算过程,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发展了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培养了学生瞬间注意力和创造性思维。长期对学生进行这种有思维锻炼价值的口算训练,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大有裨益。例如,如果是口算75—16,就有可能采取75—10—6,76—6—10,75—15—1等方法。相比笔算固定的程序,口算时可以采用多样的方法,这首先就说明了口算对于培养人思维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而再比如:当学生采用75—10—6的方法,在头脑中需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先将16拆成10和6,因为75减10,减数是整十数,算起来比较简单,得到65(此时要将65储存在头脑中);75减了10以后,少减了6,所以还要再减6(此时既要考虑到少减,还要能够将储存的65调出来再去减);65减6是两位数减一位数,计算相对简单。至此,计算尚未结束,因为口头表达结果的时候应该是从高位逐个数字说出来的,这就还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对答案的位值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口头表述正确。所以,等学生报出“等于五十九”时,这才算最后完成了75—16的口算。很明显,这样的思考过程比“笔算式口算”的方法,心智活动要复杂得多。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瞬时记忆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就是口算的价值所在。作为一名教师,我不能只关注学生是否算对了答案,而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因此,我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日常教学中一直坚持着努力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