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区联动模式、机制及案例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课题组
发言提纲
一、课题基本情况
二、海外科技园区发展概况及建设经验
三、上海市科技园区发展情况及存在的共性问题
四、推进三区联动的政策建议
2006年03月10日
一、课题基本情况
2006年03月10日
研究团队
研究特色
1、以科学园区为切入点
2、以案例分析为主
课题基本情况
2006年03月10日
调研考察情况
海外:韩国大德、日本筑波
台湾新竹
上海市:张江、杨浦
漕河泾、紫竹
课题基本情况
2006年03月10日
研究的国内外科技园区的特点之一:
园区、校区与城区实际上是三位一体
硅谷: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
大德:KAIST、忠南大学等
新竹:“国立交大”、“国立清华”、工研院等
……
能够为“三区联动”提供可借鉴的发展经验
课题基本情况
2006年03月10日
研究成果
1、美国硅谷的发展及其启示
2、韩国大德科技园区的发展及其启示
3、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及其启示
4、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及其启示
5、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及其启示
6、杨浦知识园区的发展及其启示
7、紫竹科学园区“三区联动”的发展模式研究
课题基本情况
2006年03月10日
二、海外科技园区的发展情况
及建设经验
2006年03月10日
总体概况
科技园区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中期。
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园区——斯坦福工业园区(后来的“硅谷”)在美国建立。
科技园区在各国迅速发展,根据国际科技园区协会(IASP: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Parks)统计(到2000年底),目前共有科技园区1040个,其中80%以上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
海外科技园区
2006年03月10日
美国
“硅谷”、“128号公路”
欧洲
法国“索菲亚•安蒂波里斯高科技园区”(1969年)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园区”(1971年)
亚洲
日本“筑波科学城”(1963年)
韩国“大德科技园区”(1974年)
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区”(1980年)
印度“班加罗尔科学园”(1991年)
海外科技园区
2006年0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