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鲁迅读书.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鲁迅读书.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5/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鲁迅读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莂鲁迅读书艿博与专比较与鉴别羅鲁迅的视野极其开阔,他阅读的范围很广,他主张“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尽量地吸收”①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这都属于他所说的随便翻翻之列,但不同时期他又都有自己集中注意的中心。怎样认识和处理这二者的关系呢?他以首先要有广泛的兴趣,不要把眼光盯在一处,局限于狭小的范围,把自己束缚起来。他主张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②他还说:有人“以为这么一来,就‘杂’!‘杂’,现在又算是很坏的形容词。但我以为也有好处”。③人的知识面广阔了,对社会现实就可以有更清楚的认识;而且20世纪人类知识已经向新的综合的或边缘的趋向发展,把自己囿于一偶,往往会走上孤陋寡闻的新学究的道路。他认为专门家之言多“悖”,“专门家除了他的专长之外,许多见识是往往不及博识家或常识者的”。④“博识”是首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在“博”的基础上,“专”才更有深入发展的前景。他告诫青年不要“只看一个人的著作”,这样“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⑤当然,所谓“博览”并不是“开卷有益”或“等量齐观”的同义词,但他主张即使自己不喜欢或不赞成的书也可以拿来翻翻。举例说,鲁迅在文艺上是喜爱果戈理、契诃夫等现实主义作家和拜伦、裴多菲等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的,但他同时也搜集和阅读其它艺术流派的作品。因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这种艺术流派的存在和流行就值得注意。他主张“博识”,赞成“随便翻翻”,都是把开阔视野放在重要的地位;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以我为主,进行选择、吸收或改造,为发展新文化创造条件。肄但在种类繁多、观点不同的众多的书籍中,不但有“毫无益处的”,还有毒品或麻醉品。究竟怎样才能鉴别书籍的真伪或优劣?鲁迅主张不要迷信“专门家”或“导师”,又要求“自己有主意”,这个“主意”怎么拿呢?他从自己的经验中提供了一个鉴别真伪的有效方法,就是“比较”。他说“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⑥像识别“真金”和硫化铜一样,错误的东西是经不起事实和实践的检验的,在比较中就可以识得什么是真金;而“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⑦为了比较,他强调要敢于接触不同观点、甚至反面的书籍,看看为自己不赞成或反对的人和事究竟是怎样活动的;这有助于对社会现实的全面深入的了解。他说:“讲扶乩的书,讲婊子的书,倘有机会遇见,不要皱起眉头,显示憎恶之状,也可以翻一翻;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已经过时的书,也用一样的办法”。⑧他说:“自然,我们看书,倘看反对的东西,总不如看同派的东西的舒服,爽快,有益;但倘是一个战斗者,我以为,在了解革命和敌人上,倒是必须更多的去解剖当面的敌人的”。⑨错误的或反动的书籍在存在是客观现实,要战胜它和消除它的消极影响,只有了解它并用正确的东西引导读者进行比较才是有效的办法。鲁迅相信真理和相信读者,他认为从比较中显示出来的真金才是经得起检验的。他编《伪自由书》、《准风月谈》时后面附录了有关的别人的文章,目的就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