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只养你十八岁》读后感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说教育也是一种文学,只是有些人谱写的悲剧,有些人谱写的是喜剧,而有些人不喜不悲地出演了一幕荒诞剧。用老周的话说他所述说地是一个拒绝绑架的人生故事,一个奴隶的自我解放宣言,一个自由人的生活样式。有时候我分不清楚这个故事中间的主角是谁?是老周,还是他的儿子子轩,或者是一个时代的教育,或者是这个时代教育背后的娱乐至死,亦或者是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还有这个世界的是是非非。可我相信老周不会是一个恶毒到一心想要抹杀自己孩子前途的人,虽然从照片中略微散漫的笑容还有飞扬跋扈文字里面我看得出这个中年人并非善类。《我只养你十八岁》说到底还是一本畅销书,背面印着四排小字:“中国恢复高考后最早一批教育学硕士,有人说他是疯子,有人说他是中国教育界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是中国的让·雅克·卢梭。”更多的时候我愿意把老周看做一个父亲,正如我的父亲只是我的父亲而已,他不是我的教授,不是我的老板,他唯一也仅仅是我的父亲。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从初中开始就喜欢上了。狐狸妈妈的家中又有几只小狐狸诞生了,他们在狐狸妈妈的哺育下一天天地长大,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故事由此开始急转直下,有一天狐狸妈妈像疯了一样撕扯着小狐狸们拼命把他们拖离那早已熟识的赖以遮风挡雨的家,久久不肯离去的小狐狸们被咬得鲜血淋漓不时在周遭徘徊,然而宿命般的他们终将独自离去直到下一个这样的循环——重复演绎。老周说十八岁的时候他告诉子轩他从此以后必须断奶,他不愿意做无限责任公司,子轩必须自己拿出本事学会生存。老周的理由是子轩触犯了游戏规则。13岁那年子轩因为屡次淘气而被老师不断要求见家长,老周亮过黄牌,子轩收敛了一段时间。直到老周亮出红牌子轩作为一个13岁的孩子而被带出学校,老周说他没有后悔,也不完全是因为冲动。在我看来这也只是一个洒脱的父亲做了一件洒脱的事而已。子轩之后的生活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艰苦了一些,老周在字里行间也多少流露出一些作为一个父亲对于儿子的关爱,从学乒乓球到学围棋,从学围棋到再进学校念书,从二进宫到又荒废学业,子轩仅仅用了大约五年的时间,对于一个未满十八岁的青少年来说这也未免也丰富了一些。在子轩漂泊的过程中老周也没有闲着,老周下了海,做这个做那个,后来又干脆结交了一帮喜欢履行的人到处进行他们所谓的布朗之旅。因为没有目的没有想要做什么的愿望,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目标,于是这才成了他们的目标。看到这对父子的这十年不到的时间之内所经历的种种,我不能不感叹到底是社会压迫着他们改变着他们的神经还是他们在这个社会中间已经深感无地自容而不能前行一步,既然不能抱在一起共同前进,那还不如分道扬镳各自昏天黑地地创造他们的自由自在,这也许是这对父子现在最真实的写照。分分合合了几年之后老周最终还是在子轩十八岁生日的时候和子轩的叔叔开了一个小会,这不折不扣是一次商量断奶的家庭会议。子轩被告知以后不会从父亲那里得到一分钱,他必须学会自力更生。子轩显然没有做好准备,但他的想要再复学的想法遭到老周的严厉驳斥,老周坚决认为子轩现在应该生存第一学习第二。我想如果可以把这件事情看做一个故事,那么这一定是这个故事的高潮。我不知道作为一个父亲老周当时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到底有没有一点犹豫,也许在子轩看来可能觉得老周只是吓吓他而已。之后两人很少见面,也没有任何愿望想要见面,子轩谋划着要写一本《我只忍你十八岁》但是没有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