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web课程设计网络论坛系统.doc

格式:doc   大小:625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web课程设计网络论坛系统.doc

上传人:小枷 2019/5/2 文件大小:6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web课程设计网络论坛系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螁莈设计总说明.........................................................3蚅薄系统分析与设计.....................................................4袀螈需求分析.......................................................4蒅功能设计.......................................................4莂数据库设计.....................................................4节***系统实现...........................................................7膆莃论坛浏览.......................................................7莁用户使用.......................................................12蚆管理员使用.....................................................17羆蒄心得体会...........................................................20葿芀参考文献...........................................................20蚇节袁蝿蒇芃羀膈袃莅莂薈蚄膂蒀肇莄膃蕿蒆膄芅羁设计总说明袆一、课程设计的意义:袅作为《web程序设计》课程的延伸,在学生完成了《web程序设计》课程的理论学****后,安排的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web程序开发水平,培养学生网络编程的能力。肂肀二、设计内容蕿设计一个网络论坛系统。薅膃三、设计要求蒂系统功能:罿1、注册新用户:新用户填写注册表单,包括用户姓名、密码、联系方式等信息;如果输入用户名已被注册过,系统提示用户更改自己的用户名。莆2、用户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若用户输入有误,系统将提示错误。羁3、用户发表帖子;成功登录的用户可以发表帖子。薀4、浏览帖子:成功登录的用户可以浏览其他用户发布的帖子。蒈5、用户注册信息修改: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注册信息。肆6、用户退出登录:成功登录的用户可以使用该功能退出论坛系统。羂虿袇袆肄肁芇薇袁腿蚆莇袂薂莀螃羄蚀衿薄螁蝿芈系统分析与设计芄需求分析螂开发一个论坛系统,首先需要确定论坛的功能是什么,也就是用户想要的论坛所能做的工作。用户使用论坛是按照一定得流程来进行的:用户注册登录进入论坛,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通过发帖功能发布新的话题,通过回帖的功能回复已有的话题,通过搜索查找已有的话题;管理员要管理论坛,系统需要具有的功能管理注册的用户,管理帖子。这样的流程就决定了论坛所应具有的功能,路摊流程图如下:膁蚈通过上面的分析,总结论坛的功能有以下几项:论坛版块列表;浏览帖子;发帖回帖;搜索帖子;删除帖子;用户注册;用户登录;控制用户权限;修改注册信息;管理用户。肅论坛一般存在两种用户,注册用户和管理员。用户的权限是向下覆盖的,即上级权限包含下级权限,管理员的权限是上级权限。袄论坛系统的用户浏览信息功能,是用户讨论问题的平台,发帖、浏览。回帖一直贯穿用户的整个活动。同时又有论坛系统的帖子管理是管理员在帖子浏览时进行的,只是一般用户没有权限做这些动作。艿肇功能设计螅从需求分析可以找到,论坛功能分为用户使用各基本功能和管理员管理的功能。蚁论坛系统包括以下主要功能:蚂注册登录功能:用户注册,登录以及修改个人注册信息;薆浏览功能:用户浏览版块,查看帖子;薅发帖回帖功能:用户发帖、回帖;螃帖子管理功能:管理员删除帖子。:芆通过对系统进行的需求分析和系统功能的确定,规划出系统中使用的数据库实体对象分别为用户实体、管理员实体、发帖实体、回帖实体。螄因此bbs论坛系统的E-R模型图为:(一)设计表芁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一般遵循如下原则:聿(1)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螇(2)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蚃(3)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的码。荿(4)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