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考语文作文应考五点心得九江外国语学校徐斌邵幽芳中考语文作文占50分,比重大,又是第一场考试,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语文考试的成败,甚至是整个中考的成败,往往会给考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中考作文拿高分,平时注重积累与训练最重要,但有时也取决于考试的临场发挥和应考技巧,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几点心得供大家参考。心得一:认真审题审题是作文过程的第一步,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将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方向展开。在中考作文阅卷中发现,考生由于审题不清而造成文不对题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么在中考作文应试中如何避免“偏题”“走题”的“事故”发生呢?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中考作文题一般在“要求”一项里对文体、字数等会作出明确的规定,一定要严格执行。其次要辨明文体。判断文体一般存在一定的规律。记叙文文题的字面一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如《生日那天》涉及了时间,《放学路上》涉及了地点,《我家来了客人》涉及到了地点、人物、事件,《家乡变了》涉及到事物的发展和结局。题目当中直接带有“人”、“事”、“记”等字样,就更是记叙文的标志了。议论文文题中经常会有“议”、“论”、“谈”、“辩”等字眼,也有的由“......的启示”、“从......想到的”、“由......说起”等短语构成。有的议论文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表明观点的句子,如《小事不可小视》、《不要惧怕困难》,判断起来就更加容易了。最后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内容。考题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须照办无误,但有些要求是隐含在文字背后的,需要考生自己悟出来。比如《在阳光下成长》中的阳光,当然不是光指自然界的阳光,应理解为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学校的关爱、家人朋友间的亲情等等。《我的脚印》一题也决不是要直接描写真实的脚印,而应当写成长道路上、进步过程中的有意义的事件。对一些给材料作文题目中提供的材料,更应当注意运用概括、引申、类比等方法,加以认真分析,理解题目的比喻或象征意义。心得二:妥善立意审题完毕,就要根据题目要求妥善立意了。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主旨。在记叙文中,“立意”是文章通过写人记事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在议论文中,“立意”指的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立意一是要鲜明,二是要正确,三是要力求新颖、深刻、有创意。心得三:编写提纲在文章的中心确定下来之后,就要考虑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怎样结构全文了。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编写提纲。就像盖房子之前要画好图纸一样,写作之前要先给文章搭个架子,要把审题、立意、构思中落实下来的思路用文字列出来。所以说,编写提纲的过程实际就是清理思路、安排材料、组织结构的过程。提纲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点。编写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由于文体的不同,提纲的写法也应有所区别。如:记叙文可以按时间、空间的顺序或事件发展的过程来编写;议论文一般可以按照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搭起架子,并体现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说明文则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空间、或时间、或逻辑顺序编写。心得四:沉着行文列好写作提纲后,就要落笔行文了。行文中一要注意语言表达流畅。一篇文章有了明确的中心和合理的思路之后,最终的成败要取决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于语言的基本要求是“通顺,没有病句”。不论是哪一种文体,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