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除杂质的方法第一,要知道除杂质的原则,除掉杂质的同时,不能生成新的杂质。第二,要背得物质的溶解性表,这样才能很好、很快的找到形成沉淀的离子例如氢氧化钠忠混有碳酸钠,阴离子不同,而碳酸根与很多的阳离子都能形成沉淀,常用的可以是氢氧化钙。这样,反应后就将碳酸钠除掉,生成了氢氧化钠,也不生成新的杂质。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除杂题是初中化学的常见题,它灵活多变,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现列举几种方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如:氯化钙中含有少量碳酸钙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钙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可洗涤烘干。练习1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来分离的是:():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例如:除去固体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练习2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OH):原理(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二)、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一、。简析:将含有泥沙的食盐溶于水,利用食盐溶于水而泥沙不溶,通过过滤把泥沙从食盐中除去,再把滤液蒸干即得纯净的食盐。。简析:将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配成热的饱和溶液,利用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性质,采用降温冷却的方法使硝酸钾结晶析出,而氯化钠则留在母液里,再过滤即可得纯净的硝酸钾晶体。二、:常用的沉淀剂为:阳离子(如Mg2+,Fe3+,Cu2+)一般可用可溶性碱,Cl-用Ag+,SO42-用钡盐,CO32-用钙盐。。简析:把混合物溶于水,得到含Na+,Cl-,Mg2+,SO42-的溶液。其中杂质为Mg2和SO42-,据此要求所加入的试剂的阳离子能与SO42-形成沉淀,加入试剂的阴离子能与Mg2+形成沉淀。故可向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蒸发滤液即得纯净的氯化钠。MgSO4+Ba(OH)2=BaSO4+Mg(OH)。简析:把混合物溶于水,得到含Na+,Cl-,CO32-的溶液,其中杂质为CO32-。CO32-可通过加入适量盐酸转变为CO2除去(当然也可以使CO32-转化为沉淀除去),然后将溶液蒸干即得纯净的氯化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