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经济的形成与破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的形成与破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5/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的形成与破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温州大学商学院学号04作者姓名hzj摘要: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政府错误的货币政策最终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的膨胀和崩溃,经济陷入了近10年的低迷和萧条。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泡沫经济[破灭前的日本有着许多相似,如本币升值、股票价格高涨、国际游资不断流入获取双重收益,我们必须警惕出现日本式的经济泡沫。关键字:日本泡沫经济日元升值启示一、泡沫经济的形成泡沫可以理解为大量过剩的资本追逐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从而使这些资产价格猛涨的现象。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这是日本战后第二次大发展时期。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决不是一种偶然的经济现象,它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根源,有国际上的原因,更深层次的是本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一、大量过剩资本的冲击是引发泡沫的根源7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进入低速增长期,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但资金供应却没有随着资本的减少而减少,这部分剩余资金便被用于金融、房地产投资。到了1988年资金供应远远超过了资金需求将近一倍。战后日本一直没有改变其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导致大量剩余资本不能投入到国内的新型产业和新型行业中去。首先、战后日本一心从事经济建设,提倡公司雇用终身制。但这种体制反而阻碍了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旧企业不能及时调整经营业务,新企业、新产业也没有活力,整个经济产业升级缓慢。其次、随着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日趋成熟,产业完全由市场的自由选择,有前途的产业没有得到充足资本,导致资本的配置效率低下,银行资本投入风险加大。日本银行往往把资本投入传统企业,那些高投入、高风险领域没有获得充足的资本供给,从而导致了整个产业结构转化难以顺利进行。最后、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得意于大量廉价优质的劳动力。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建立家庭,扩大了消费品的需求。而此时日本人口增长放缓,家用电器及小汽车等的普及,使得制造业的投资率下降,资本大量过剩,经济增长机制陷入困境。最后出现了大量资金的过剩。二、货币政策不当加重的泡沫的形成1、全球经济失衡和美元的利率和汇率的调整由于美国长期的经常账户赤字,影响市场对美元和美国经济的信心,所以历史上美国往往通过对美元的升值-贬值-升值和美元利率的上升-下降-上升循环,改善经常账户的赤字,所以美国对美元的升贬采取了相机抉择机制。我们分析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变化和金融危机的形成,1985-1990年的美国利率下降上升分别对应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2、“广场协议”和日元加速升值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走出“滞胀”,美国实施了以减税、放松管制为核心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美联储则通过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1979年美联储3次提高利率,吸引国外投资者,,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1981年,,到了1990年,。美国为了改变对日本的巨额贸易赤字和美元升值的局面。1985年9月,日本迫于美国等其他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