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沉降观测.ppt

格式:ppt   大小:1,526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沉降观测.ppt

上传人:iris028 2019/5/3 文件大小:1.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沉降观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沉降观测招远市建筑工程质监站李桂杰沉降观测《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008年3月1日实施)中,建筑变形测量包括: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和特殊变形观测。建筑变形测量等级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沉降观测可分为: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基坑回弹观测;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建筑沉降观测。重点学****一下建筑沉降观测的四个问题:一、应进行变形测量的涵盖范围二、建筑沉降观测点的设置要求三、 建筑沉降观测的频率四、沉降观测注意事项一、应进行变形测量的涵盖范围:一)、《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规定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b)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c)加层、扩建建筑;d)受临近深基坑开挖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e)需要积累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建筑。二)、《高层建筑规程》规定20层以上或14层以上造型复杂的建筑物三)、《建筑桩基技术规程》规定建于粘性土、粉土上的一级建筑桩基及软土地区的一、二级建筑桩基,在其施工过程及建成后使用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二、建筑沉降观测点的布设要求:建筑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点位宜选在下列位置:Ⅰ建筑的四周、核心筒四周、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米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Ⅱ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Ⅲ建筑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Ⅳ对于宽度大于等于15米或小于15米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Ⅴ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Ⅵ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Ⅶ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Ⅷ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Ⅸ对于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应设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小于4个。三、 沉降观测的频率: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应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观测方案):Ⅰ建筑施工阶段的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普通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首次观测很关键);⑵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按图纸规定),工业建筑可按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若建筑施工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⑶施工过程中若暂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