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2019/5/6定义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部位,简称内异症。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出现在盆腔内生殖器官和邻近器官的腹膜面。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出现在子宫肌层。育龄期是高发年龄发病率10%~15%,其中76%在25~45岁慢性盆腔痛、痛经患者中发病率20%~90%,25%~35%不孕患者与本病有关5%~15%妇科手术患者被发现有盆腔内异症病灶存在发病率(incidencerate)发生部位异位内膜可以出现在全身任何部位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和腹膜子宫骶韧带:76%子宫直肠陷凹:70%卵巢:%病因学研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有以下学说: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种植学说:1921年Sampson最早提出经血逆流学说经期时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可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续生长、蔓延,形成盆腔内异症病因学研究病因学研究种植学说: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盆腔淋巴管、淋巴结和盆腔静脉中可见子宫内膜组织远离盆腔的器官,如肺、四肢皮肤、肌肉等发生内异症,可能就是内膜通过血行和淋巴播散的结果具体机制不明基本病理变化异位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变化发生周期性出血,导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囊肿、粘连形成,在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最终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褐色实质性结节或包块80%累及一侧卵巢,50%累及双侧卵巢异位子宫内膜依赖激素的变化,周期性出血病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形成瘢痕或囊肿镜下子宫内膜腺体内膜间质细胞——找到少量即可确诊出血——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可有周期性改变,但往往仅见增生期内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子宫外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常见,约50%以上累及双侧卵巢。异位子宫内膜侵及卵巢皮质,在皮质内生长,经反复的月经周期促使经血潴留而形成血性囊肿,囊内储存暗紫色浓稠而很少凝固的经血,称巧克力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