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5/3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街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计划 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检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又有其独特的内容又与其他环节有相关性无法割裂。从对象上看包括老师和学生,从操作上看包括教和学,从内容上看是三维目标的实现,从影响教学五环节的因素来看有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在教学五环节精细化的实施中,必须端正教育思想,将教学思想的确立与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结果的评价统一起来;必须实行民主管理,强化激励机制,注重发挥全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施,进一步促使我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实现教学管理的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一、精心备课备课是教学五环节的首要环节,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备课要求教师对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对新教材和课标有正确的理解,对整册教材和整个学段有整体的认识,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有充分的把握,甚至对学生的秉性、特长和不足有很好的了解,更高一点的要求的话老师对相关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备课也是教师对教育认识、态度、水平等综合素质的一次检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课质量的优劣将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的有效性。1、教师要依据本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课程标准、德育纲要、教材和学生实际,开学前或开学初,认真制定学科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2、备教材,明确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明确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明确单元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注:重点有解决方法,难点有突破手段。)3、备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整体把握,目标要科学、适切,要全面具体、又重点突出。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准确、简明、具体,要可操作和可检测。4、备教法,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优化组合。把接受性学****方式与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教师能运用适到好处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备能力,以课改教学指导思想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主线进而培养学生能力。6、备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原有基础、知识结构、认知态度和学****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特别的是对后进生的补****安排)7、备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课程标准”、“课程指导纲要”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科学的选择、组织和再加工,教学内容要深浅适度,不得随意拔高要求。8、备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周密思考各环节、各步骤之间的衔接与呼应,精心考虑导入、问题和情境的设计,师生互动的设计,板书的设计及预设生成等9、教案课后要有教学反思,要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以便能即使总结教学过程的得与失,不断提高专业能力。10、上课的教案要提前一周完成。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必须写详案,30岁以上(或者教龄十年以上)的教师可以可以用电子教案,但必须有二次备课内容。二、有效上课上课是教学五环节的核心,是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和体现的过程。如果说备课是战略,那上课就是战术的具体实施了,上课40分钟必须紧紧围绕备课设定的目标,课堂内容有序推进。上课绝不是背教案,好多环节和内容是生成性的,需要老师的智慧对生成知识和能力及时引导和培养,所以上课本生也是一门艺术。根据双向互动信息的交流,科学预留作业巩固已学的知识。11、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