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清明上河图美术鉴赏.doc

格式:doc   大小:18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明上河图美术鉴赏.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5/4 文件大小:1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明上河图美术鉴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济与贸易学院1**********杨雪灵摘要:《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是我国人物画的杰出代表。它的杰出不仅在于画面人物的众多、景象的恢宏以及表现技巧的生动完美等所构成的独特艺术效果,还在于画面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末年京都汴梁(开封)城市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生活。以叙事的手法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以长卷的方式呈现给观者。其内容之复杂,技巧之精湛,同时,由于它所具有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社会意义、深切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得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幅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画(今藏故宫博物院),至今仍是举世瞩目的“国宝”。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包括《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献价值,以及图中的情节艺术进行赏析。关键词:清明上河图;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清明上河图》与作者简介《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最大的古代风俗画。北宋张择端作。该图纵24、8厘米,横幅528、7厘米,长卷,绢本,淡设色。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风光,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所绘景物都具有典型代表性,时代气息浓厚,是了解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极重要的形象资料,全图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来摄取景物,大到原野、河流、城廓,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成统一整体,段落分明,结构严谨。画中人物多达500余人,但衣着、神情、活动都各有所异,极富情趣。画面远近结合,疏密相济,陆水辉映,错综复杂,引人入胜。在南宋有很多摹本,市面上以一两金价发售。宋、金、元、明、清内府和许多私人都珍藏过。现藏故宫博物院。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末年画家。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这两件作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蕴含的历史价值《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绝伦的工笔描绘了北宋末年徽宗时代首都汴梁(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详实地记录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生活细节等与民生有关的事物和自然景观,为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那个时代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自问世以来,几乎历代都有临摹本,且大小繁简不同。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公私所藏的摹本有30余件。其真迹却是颠沛流离,久经周折,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真实地描写了汴京城内外的春日盛况,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尤其是市民的生活和风俗状况。首先,该画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政治上相对宽松的局面。我们从画面上描绘的北宋首都汴梁的繁荣景象不难看出,《清明上河图》是为歌颂太平盛世而作的。诚然,北宋的统一,打破了五代时各地割据的局面,形成北宋地主政权与契丹奴隶主政权(辽)和以后的金以及存在于两者之间的西夏政权的对立局势。其次,市场的繁荣反映了当时经济的发达。《清明上河图》以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为时间背景,以水门以东至虹桥附近汴河两岸为实际地理位置,以郊野、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