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饭店星级昨日能否重现? (2).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饭店星级昨日能否重现? (2).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5/5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饭店星级昨日能否重现?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饭店星级昨日能否重现?-旅游管理饭店星级昨日能否重现? 白永忠1988年,国家旅游局开始实施饭店星级评定制度。1993年,星级标准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国家标准《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以下简称“星标”),经过三次修订,目前实施的标准是《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10)。星标不仅见证了饭店产业发展历程,而且对我国饭店行业的规范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星标”的颁布并实施,使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与国际化标准的“无缝”接轨,星标规范了我国的饭店行业发展,提高了饭店管理和服务水平。可以说“星级饭店”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国家品牌。不仅如此,星级标准还走出了饭店业,演化出一种代表质量和档次的社会符号,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带动了全社会服务业水平的提升。一、1993年至2000年和2001年至2008年,是我国星级饭店发展迅猛的两个个时期由表1可以看出1993年-2000年我国星级饭店数量由1186家发展到了7538家,增长近七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星级标准的可实施性吸引了大量的饭店加入其中,规范了我国的饭店行业,同时有助于提高饭店管理和服务水平。星级饭店的获得,不仅代表着巨大的荣誉和对其软硬件水平的认可,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巨大的社会公信力,饭店因此趋之若鹜,无不以获得星级饭店称号为荣。表2显示2001年至2008年,我国星级饭店又一次获得了高速增长,由2000年的7538家发展到2009年的14237家,增长近一倍。分析这一阶段的增长,其原因主要是1999年以后,饭店星评权力下放,即一、二星级饭店由区旅游局评定;三星级饭店经地市级旅游局评定;四星级饭店由省旅游局评定;国家旅游局只评定五星级饭店。经此变化,饭店星级评定相对简单容易许多,星评手续、程序和投入大量简化,星评成本呈几何倍数降低。鉴于饭店评星获得的性价比,尤其是三星级以上饭店社会、经济效益的吸引,大量饭店纷纷涌入三星以上饭店的评定。二、这一阶段的增长,个人认为对星级制度的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一)数量变化体现的是心态变化。一方面,饭店从业人员心态发生变化。星级的获得由原来的巨大的付出带来的如获至宝到了手到擒来,可有可无的散漫、轻视心态越加突出。星级饭店的质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性,东西差别甚至同一城市地区同一等级的差别时有出现,影响到社会及消费者对饭店星级的认知现象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客人的心态变化。2000年以后国外大量的饭店品牌涌入中国,客人对饭店集团及旗下品牌饭店的认知开始逐渐扩大。因此,对饭店的星级评定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二)低星级饭店参与星评兴趣开始降低,一星级已经呈现出负增长,二星级增长减缓,为2009年以后的大幅负增长埋下伏笔。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中国拥有24万多个大中小饭店、宾馆、招待所等住宿设施,,%左右。有23万多家、95%以上的住宿设施未进入星级评定范围。这里,多数是中、小饭店。所以,改造现存的中、小饭店,使其符合国际标准。因此,2010版“星标”不惜为此而降低星级起评条件,希望达到改变星级饭店总体结构不合理、吸纳更多的中、小饭店进入星级体系的目的。然而,事实是残酷的,经济危机、政府限制***消费、强力反腐、国内经济型饭店集团的崛起、国外更多饭店集团和品牌饭店的涌入等措施和现象,对饭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