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常用网络协议原理大全MPLS原理.doc

格式:doc   大小:430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用网络协议原理大全MPLS原理.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5/7 文件大小:4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用网络协议原理大全MPLS原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膇袄肃肂 艿芆蒂袂肆莅MPLS原理羁芈膇蒃莁聿腿袅肄蝿羆羄蒃蕿肈莆袃芀聿蒄莂肀袆袇螂螁羈羅膁蒁罿肄袄芁螆目录蒆芄第一章MPLS引论 6薄 6螃 7蒈 8罿 10膂 12螇标记调换转发过程 12肅MPLS运行 17罿 17螈 19肁第二章 MPLS原理 概述 MPLS核心技术 20蒁转发等价类FEC 21葿 22蚇标记交换路由器LSR上游和下游LSR 22膄标记 23膀标记的捆绑特性 23蚈 23肇 23薃标记栈 23羀标记交换路径LSP 24蒅标记的有效范围和唯一性 24膅标记空间 25羃标记栈编码 25蚁标记编码 25薇标记合并 26芃ATM上的标记合并 26蒂FECS聚集 27薈下一跳标记转发(程序)表NHLFE 28蚆输入标记映射ILM 28袁FEC-TO-NHLFE的映射FTN 28膁输出标记缺损 28莆有效生命周期TTL 28螄环路控制 29芁标记保留模式 29袂隧道和分层 31膆标记指定和分配 31羄标记捆绑的属性 31莈下游分配和按需下游分配 32薈LSP控制方式:按序和独立 32芅标记分配协议LDP MPLS基本选路方法 -4协议 ,传统路由器因其固有的局限,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异步传递模式ATM作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最终解决方案,已被国际电信联盟ITU-T所接受。各发达国家都已实施了试验网计划和商用业务计划。90年代中期以来,因特网的骨干网和高速局域网大都采用ATM来实现的。IPoverATM已成为跨电信产业和计算机产业的多年持久的热点。先后有重叠模式的CIPOA、LANE和多协议的MPOA,集成模式的IP交换机和标记交换机等多项技术出现。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在综合前述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好的IPoverATM的解决方案。因特网工程组IETF先后发布一系列关于MPLS的建议草案,并于1999年3月的会议正式颁布其中几个主要的草案,申请RFC号码,并已获得批准。芁97年吉位线速路由交换机的商品化,给ATM带来冲击性的影响。在局域网上,因其明显的性能价格比优势已在取代ATM。在因特网骨干网上也在逐步取代ATM。EverythingoverIP和IPovereverything已作为通信体制革命的重要论点,出现在多种刊物上。并有如下预言,以ATM为基础的B-ISDN将走向消亡。为此应对通信网发展的状况,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树立客观公正的认识,并引导出正确的结论和行动准则。袈吉位线速路由交换机对ATM发展的影响不能低估,应给予充分重视,这是市场需求驱动引起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性能价格比上。吉位线速路由交换机和传统路由器相比有以下三点改进和提高:膅依靠微电子技术和光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线速,达到Gbit/S,甚至可达到Tbit/S。从而成百倍地提高了处理数据分组的能力,由传统路由器最高为几个MP/S提高到GP/S的水平。缓解了传统路由存在的瓶颈问题。羄改变了控制结构,将路由选择功能和数据分组的转发功能分开;前者由CPU完成,后者由专用集成电路ASIC实现,简化和提高了转发能力。荿引入空分交换器(Crossbarswitch)。将输入数据分组经过交换机构,直通到输出队列,消除了因存储转发引起的交换时延。芇吉位线速路由交换机和ATM相比,其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羅_性能价格比优势,在传送相同性能的IP分组时,吉位线速路由交换机单个端口的价格远低于ATM。这是由于ATM要满足不同业务不同网络连接成无缝大网的要求,因而技术复杂,且长期以来有些标准未能及时制订,未能大规模得到应用,成本居高不下。许多性能、功能的优势未能体现。肅ATM需将IP分组重新封装为ATM信元,增加了内部开销。约占整个数据的24%左右,相比之下,%,有明显的效率优势。螂综上所述,吉位线速路由交换机是标志IP网有重大进展的一项技术。已经形成对ATM技术的严重冲击。羁但吉位线速路由交换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路由网上存在的任何一个问题,只是用速率的提高来掩盖和缓解这些问题。随着终端数量的增加和速率的提高,这些问题仍将呈现出来。蚆MPLS源自IPoverATM的需要。早期工作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