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ppt

格式:ppt   大小:3,825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ppt

上传人:1373566119 2019/5/7 文件大小:3.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孙建林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2005年元月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与 质量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一、施工前准备二、施工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面层一、沥青路面的质量要求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三、施工质量控制四、三阶段设计的程序及要求五、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标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一、施工前准备1、拌和站的建设 堆料场地的硬化处理 场地的排水系统应完善集料分规格堆放,有可靠的分隔措施 水稳拌和设备的要求: 至少三仓配料水泥自动计量等沥青拌和站的细集料和矿粉均应搭设防雨棚要有能满足施工质量控制的试验室及经过专业培训的试验人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一、施工前准备2、备料 碎石:分规格堆放底基层0-、-19,19- 基层0-、-19,19- *底基层可与基层用同一种规格备料 天然砂:级配良好,含泥量小 石屑:含泥量小(塑性指数满足规范要求) 水泥:低标号,终凝时间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二、施工质量控制1、路面质量控制要点 均匀性: 厚度,压实度,平整度碎石级配及配合比,其中级配的均匀性至关重要2、施工现场管理 规范化管理: 规章制度,人员培训 文明施工: 工作面的清洁,交叉污染的防治,弃料的处理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二、施工质量控制2、施工现场管理 值得注意的问题: 接头的处理桥头部位的清扫及压实土工布养生、透层的洒布防止超载车辆等3、现场检验及内业 检验的频率和目的 内业资料的及时整理及签认沥青混凝土面层*四关:备料、配合比设计、拌和及摊铺碾压*三要素:用油量、压实度及空隙率一、沥青路面的质量要求1、高温稳定性-车辙,推移,拥包等2、中温抗疲劳-网状裂缝3、低温抗裂-松散,开裂4、抗水损害-坑槽,松散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1、我省沥青混合料现有的类型 AC-I,II;AK-A,B;SMA;SAC;SUP2、新规范的类型AC,ATB,SMA;OGFC,ATPB;AM2、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马歇尔击实法,增加粉胶比和沥青膜厚度的计算检验。旋转压实法 (美国工程兵法)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3、沥青混合料的三阶段设计理念:试配-试拌-试铺*正确理解规范与质量控制的关系沥青路面是建立在试验上的一门学科,是从实践到理论,经实践证明成功的理论才是可行的。*南方沥青路面高温稳定的重要性新规范对高温稳定性的强调*水损害与高温稳定性的的关系-两者必须兼顾:采用经实践检验成功的配合比设计。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4、混合料设计的关键指标级配-级配的优选,S型曲线油石比-合适的沥青用量:-% 空隙率-设计空隙及现场空隙最大理论密度-计算值与真空实测值 VMA、VFA-矿料间隙与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