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整合.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整合.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5/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整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11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这些举措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大学生全面发展问题,以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高校在积极探讨如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对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11内涵生命教育的含义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参阅资料,大多学者比较认同这一定义。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培养健康理性的死亡态度和有效行为;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其目标就是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现象、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品质、捍卫生命尊严、实现生命价值,其核心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命,做好人生规划。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拥有健康的生命是个体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的政治、思想、品德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为核心实践活动,它侧重于思想层面,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运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对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以及对部分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咨询与辅导,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减少和预防心理疾病,从而达到心理和生理的内部平衡,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12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理论基础不同生命教育是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学作为理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等为理论基础的。工作内容不同生命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生命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期强调的内容也不同,主要对人们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解决大学生的政治立场观点、态度和行为规范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对学生的不良情绪和问题行为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达到心理发展与人格成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教育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采用方法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常常采用讲课、报告、学习讨论、演讲比赛等形式;特别是给人谈话时,观点明确,通过说服、教育、灌输,要求学生接受所倡导的价值观的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却有很大的不同,采用测量、矫正和咨询等方法。在咨询过程中,心理辅导老师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对他们的一些观点不采取否定的态度,而是合理有效的引导,运用心理学中的尊重、真诚、积极关注、共情等咨询技术,和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并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渲泄,认知、合理情绪疗法等技术,帮助学生寻找缓解或解决心理冲突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个别辅导外,还可以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在团体中通过对各种活动的参与体验、感悟分享,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目标。生命教育主要通过讨论、课外活动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主要利用业余时间走出校园,通过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自身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和生命的意义。关注的主题内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思想层面,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避免或消除大学生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增进心身健康,不断提高心理素质。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有更深的内涵和外延,它所关注的很多内容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如贫困压力、就业压力、厌世悲观、逃避责任、自卑感。生命教育不仅关注每一种问题,并且还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如贫困压力引起生命价值的问题,由于失恋而引起的自杀问题等,其涉及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