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给排水施工工艺.ppt

格式:ppt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给排水施工工艺.ppt

上传人:endfrs 2015/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给排水施工工艺.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给排水施工工艺
一室外给水管道管材
(一)管材及应用
金属类管材: 钢管
铸铁管
非金属类管: 钢筋混凝土管 (PCP)
玻璃钢夹砂管(RPMP)
硬聚***乙烯(PVC-U)
(二) 管道基本连接操作

管道的承插连接是把管子或管件的插口插入另一根管子或管件的承口内,在承插口之间填上适当的填料或涂抹有机粘剂的连接方式。常用填料有:石棉水泥、青铅、油麻或橡胶圈,适用于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等的连接。
管道承插口常以填料种类而命名,如橡胶圈接口、石棉水泥接口、青铅接口等.
橡胶圈连接属于柔性接口,适合于给水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管及硬聚***乙烯管等。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滑入式和机械式连接两大类。

适用于硬聚***乙烯(PVC-U)、ABS等管道的连接。

适用于聚丙烯PP-R管道的连接。

二室外给水管道施工 (直埋(地沟)敷设的给水管道的施工)

1)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管沟验收→管道清理→支墩设置→管道及附件敷设就位→管道连接→试压、冲洗、消毒→管道定位→管道防腐(保温)
2)管道应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装,承插管道安装时承口朝向水流方向,插口顺水流方向安装。
3)管道敷设应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检查合格后进行,在敷设前对管材、管件、阀门及附件作一次外观检查,有问题的不得使用。

(1)散管:将检查好的管子沿沟槽散开摆好(置于沟边未堆土的一侧),使承口对着来水方向,插口顺着水流方向。
(2)下管:下管方法分人工下管和机械下管法;集中下管和分散下管法;单节下管和组合下管方式。
管子对口时,应调直管道并使其处于管沟的中心(管道安装中心线)位置。
对口时,应留有2~3mm的对口间隙。一般做法:直线管道对口应用力顶入到听到顶撞声,然后靠管子的回弹可使对口留有2~3mm的最小间隙值;管子插入到弯管时,在听到顶撞声之后再拉回一些即可。
对口间隙可用探尺检查,以探尺推进和拉出之差量出对口间隙,按测量结果进行调整。
施工中,遇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使管道产生纵横方向上的弯曲,在角度不大时,一般不采用管件, 而利用承插口的间隙,通过若干根管子逐步过渡来调节此角度。


(1)阀门井安装通常井底为现浇混凝土,安装预制的井圈(或井壁)时要垂直,井底和井口标高,以及截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阀门安装阀门通常用法兰式联接,阀门前后采用承盘和插盘式短管过渡。安装时,阀门手轮垂直向上,两片法兰之间加3mm左右皮垫,以“十字法”拧紧螺母,注意螺母应位于法兰同一侧。
1)凡管道中有配件及阀门的地方,管道安装时都应先将这些配件和阀门放到安装位置上,作为这段管子安装的基准点,然后以两个基准点间长度排放管子和下料。
2)配件和阀门放入沟槽之前,应先将与其配合的短管组装好,而不能先将短管与管道连接后再与阀门等连接,否则会给阀门找正和上紧螺栓带来困难,甚至会影响其他接口的质量。

1)给水管道埋地敷设时,应在当地的冰冻线以下,且覆土厚度大于等于500mm,穿越道路部位的埋深不得小于700mm。
2)捻口所用油麻必须清洁,填塞后捻实,其深度应占整个环形间隙深度的1/3。
3)水泥捻口应密实饱满,其接口水泥凹入承口边沿深度不得大于2mm。
4)采用橡胶圈接口的埋地给水管道,在回填土前应用沥青胶泥、沥青麻丝等材料封闭胶圈接口。
(1)对口用人力或机械的方式将插口与承口组合,对口时插口不应顶死承口,应留有2~3mm的伸缩间隙,同时保证承插口的环形间隙应均匀。
(2)塞麻、打麻把麻丝拧成麻股,用麻捻凿塞入接口内,麻股长度要超过管子周长的1/5,通常塞2~3圈,然后用手锤和捻凿将麻股分层打实。打麻深度一般为承口深度的1/3。如图
(3)填灰打口麻打实后,将配置完成的填料分层填入接口内,并分层用手锤和灰捻凿打实。填灰打口一般分为4~6层完成。
(4)接口的养护水泥接口填灰打口完成后应进行潮湿性养护。
水泥接口操作:工具为手锤和捻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