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房地产和城市建设探究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房地产和城市建设探究论文.docx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19/5/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房地产和城市建设探究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住宅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都是当今城市面临的焦点问题,城市最高品质的集结点是财富创造的中心。围绕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一轮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也必将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结合市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我在这里谈几点思考和认识。新一轮城市建设为房地产业带来新的商机,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改变城市的面貌。市是山东省省会,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12月被划为沿海中心城市,1994年被中央定为中央城市。总人口580万,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 1995年以来,市社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497。房地产业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房地产市场的框架基本形成,推进了投资主题的多元化和房地产开发的市场化进程。实现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换,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供需关系基本平衡1998年以来,房地产投资保持了每年30的增幅,的投资额为1998年的32倍。房地产投资占比重达到64,保持在合理区间,新开工面积在200到300万平方公里之间。当前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面临三个重大课题,第一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构筑现代新兴工业化城市空间载体,实施新一轮房屋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我们计划到2013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今后10年经济总量平均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城市能否适应和保障社会发展的责任尤其重大。拓展城市新的发展空间,创造和谐环境要求日益强烈。目前中心城区177平方公里。这个区域常住人口达到210多万,人口密度过大,交通压力增大。为适应城市规划的需要,按照规划发展新区已成为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计划在5年内完成交通、管网、河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升老城功能,改善旧区任务也相当艰巨。有26发展史,是国家级历史名城,同时,历史形成的老城区面积大,人口多,居住条件差,居住环境亟待改善,历史文化风貌亟待恢复和保护。多年土地基础设施和文化等资源亟需整合与翻新。为使老城翻新,按照我市人均发展目标,近5年需要在老城区改造的房屋达到3000多万平方米。为把握新世纪头20年发展的机遇,提出了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全城的总体目标,确定了新区开发、老城提升城市环境的基本思路。力争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00亿元,实现历史性跨越;2013年国内生产总之达到3900亿元,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城市人口达到400万,把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今后5年作为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房地产将有大的发展,发展的动力源于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我市国内生产总值预期达到2700亿元,以占7的比例参考测算,房地产开发约需190亿元。第二,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按照今后5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到我市城市化率预期达到58,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五测算,城市人口新增56万人,按照目前我市人均住房30平方米测算,至少需要增加住宅1600平方米,如果考虑机械的需要,至少翻一番。到时住宅将成为消费的热点,近5年以来,我市的收入房价比由73降到61,有利于扩大市场的市场需求。市建设的实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需要立足当前,满足使城市更加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需要对城市现状做深度改变。按照到末人均达到30平方米的标准计算,基本实现户均一套、人均一间的标准,整个康居工程开发量相当于九五期间的4倍。必须运用市场机制,逐步推进。面对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片区改造,应积极实行多元化投资,让开发企业担当重要角色,这样既可以减少政府筹集资金的压力,又可以发挥企业的效率。一大批实力强、水平高的房地产企业,将成为市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也必将带动新一轮房地产开发,促进房地产业的持续繁荣。其次是创新机制,实现城市建设与房地产行业的和谐发展。我市新一轮建设的方针非常明确,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加宜人的住宅。要实现预期的目标必须促进城市建设与房地产行业的和谐发展。政府的责任,是搞城市的总体规划,管理好土地的一级市场,建立公开、公正、规范的市场秩序,依法行政,并引导各项服务完善高效,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房地产企业应当在公开、公正、规范的市场环境中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理念创新、机制高效、开拓市场的优势,通过创造让人们满意的精品工程,实现企业追求卓越、服务大众、壮大企业、良性发展的目标,最终为改善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做出贡献。虽然政府和企业各自担负的社会责任和追求的效益不尽相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规范,一定能够找到处理两者关系的最佳平衡点。在城市建设中,政府除了调控以外,还直接承担公益性基础建设。政府要领导好组织建设的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