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双汇商业连锁走到三岔口
    双汇商业连锁事业自1999年启动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风风雨雨,至今已风雨飘摇。虽然其曾在全国8省市开设过500余家连锁店,但大多数已是兵败麦城。双汇商业也曾想力挽狂澜,但终究颓势已定,连锁已经走入一个历史的最低谷。
  作为“改变了中国传统几千年的沿街串巷,设摊卖肉的肉类销售模式”,双汇商业连锁理论上可以解决老百姓吃“放心肉”难的问题。而且其“八统一”的连锁发展模式,在病死猪肉、种猪肉、注水肉横行的肉类市场上,双汇商业连锁应该能杀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但时至今日,双汇商业连锁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它究竟输在哪里?
    其一,双汇作为中国肉类市场的第一大品牌、全球肉类市场的第三大品牌,理应成为双汇商业连锁的强大后盾。但在事实上,双汇集团并不能将品牌效应有效地延伸到双汇商业连锁上。
     也许,许多投资者会看中双汇品牌背后隐藏的巨大品牌价值和潜在的商机,这也正是双汇商业连锁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就双汇商业连锁本身而言,消费者并不能因此建立对它的良好品牌印象。而且,双汇商业连锁一直以来,缺乏一种有效的品牌宣传机制,因此,双汇商业连锁其实是游离在打造品牌价值的边缘。
    也就是说,双汇商业连锁在品牌宣传与品牌资产积淀上,长期缺乏系统的、准确的、有效的方法。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双汇在中央台偶然的露脸(那也不是双汇商业连锁的广告),除了双汇连锁店那略有特色的门头外,我们很难再看到双汇的品牌或者产品广告。
     其二,双汇商业作为双汇集团的子公司,依托“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的大型集团”,理应能够拥有成本上的优势,从而在价格上打击竞争对手并赢得消费者。毕竟,中。
 
    但是,双汇集团与国内的大多数集团公司在集团运作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最一致的就是,虽然双汇商业连锁是双汇集团的子公司,但是,双汇商业连锁要进货,其价格必然是建立在双汇工业盈利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双汇商业连锁对网络的供货价,已经被双汇工业赚了一道利润。
     那么,双汇商业连锁店如何在地方势力割据的肉类市场拥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呢?显然不能。当然,可以以物优、价优来解释,工艺上的不同会造成肉质的很大差异。但是,肉吃起来究竟有多少口感的区别呢?消费者又有几个能够进行专业的区分呢?
     在不具备强大的品牌力支撑的情况下,高居不下的价格显然只会令自己陷于失败的境地。
     其三,随着零售业的发展,超市及相关便利店在一、二级城市的普及,它们正越来越多地充当着为消费者提供肉类产品的角色。
     而且,由于超市具有物美价廉以及相关生活用品品种丰富的各种优势,超市更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相当便利的一站式服务。作为曾经是双汇商业连锁店比较有优势的定位——“家庭厨房”式的双汇商业连锁店正越来越被超市及相关单位所取代。在双汇商业连锁店的经营当中,加盟者往往害怕出现一种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店的旁边出现超市或量贩式的购物单位。但是,对于选址的要求往往又会让双汇连锁店陷入这样的包围之中。这样,“家庭厨房”就失去了它本应有的价值。
     而失去了这样一种定位的价值,双汇商业连锁店又如何从众多的包围者中突围呢?
     其四,供应链的失误,让双汇商业连锁店经常出现缺货、短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