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7
文档名称:

资溪县生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

格式:docx   页数:10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资溪县生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小泥巴 2015/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资溪县生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生态旅游产业基础和条件分析
一、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资溪县地处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省光泽县,南交黎川县,西毗南城县,西北接金溪县,东北界贵溪市,有“江西东大门”之称。地理坐标为东经116O46’—117 O17’,北纬27 O28’—27 O55’。南北最长处48千米,东西最宽处51千米,全县总面积1,。
地形地貌资溪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西麓,县境东北部至西南部横亘着武夷山脉,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走势。境内多山,群峰耸峙,地形复杂,按海拔高度可分为山地、丘陵两大类型。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69%,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占26%,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岗占5%,境内最高峰鹤东峰海拔1364米。
主要水系资溪境内无大江大河,县中部有一条隆起的地带把全县分成东、西两部分,故河流亦分成两部分。东部河流均流入信江,属信江水系,以泸溪为主,控制流域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0%;西部河流均流入抚河,属抚河水系,以欧溪为主,控制流域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0%。由于多山,小溪山涧遍布全县,其中以纵贯东部的泸溪和横穿西部的欧溪较大。山区溪流虽无舟楫之利,但落差大,水量丰富,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1,149千瓦,可开发的蕴藏量34,618千瓦。
泸溪由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境内的凤形山南麓的铁关河与发源于凤形山北麓的增坊河在鹤城镇三江汇合而成,往北经高阜镇、马头山镇流入贵溪,称白塔河,再注入信江,全长61千米,平均宽度77米,控制流域面积835平方千米,在县境流域面积654平方千米,河道弯曲,谷深滩险,暗礁多,不宜通航。
欧溪(亦称许坊河),发源于嵩市镇的出云峰,汇入抚河,,控制流域面积362平方千米,资溪境内流域面积314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资溪县境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270天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光热资源较充足,年平均日照1,。为大力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平均气温低于周边各县,每逢盛夏,凉爽宜人,俗云“五岭皆炎热,惟独资溪宜”,乃避暑胜地。
植被物产资溪县森林生长茂密,有林地165万亩,占总面积的87%,%,是江西重点林业县、全国生态示范区。盛产毛竹、杉、松、栲、楮等多种优质木材,并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江南油杉等珍稀树种57科,150种。油茶、茶叶等经济林也有大片分布,还盛产闽笋、香菇、松脂等林副产品以及桂皮、大活血、草珊瑚、灵芝等野生药材。森林中有华南虎、金钱豹、梅花鹿、穿山甲等数十种珍稀野生动物。矿产资源有钨、钼、花岗石等,其中已探明的花岗石总蕴藏量约5亿立方米。土地资源类型多种,可分为红壤、黄壤、石灰土、水稻土、潮土5个土类,10个亚类,122个土种。
二、历史沿革
资溪建县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时名泸溪县,民国3年(1914年),因避湖南省泸溪县同名,奉命改为资溪县,至今已有427年的历史。
资溪县春秋属吴。周平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改属越。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威王伐越,尽取吴故地,故又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析豫章郡南境立南城县,资溪属南城县管辖。三国时属吴境。隋朝属抚州郡。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抚州属江南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抚州属江南西道。五代南唐以南城置建武军,隶属抚州。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建武军为建昌军。元丰四年(1018年)建昌军于南城之东北境泸溪设抚建都巡检使。元朝因之。明朝洪武三年(1371年)
改泸溪都巡检使为泸溪都巡检司,设巡检一人。后因山川险阻,治理不便,建昌府知府王知屏和南城县县令范涞议改巡检司为县治,析南城之56都至72都置泸溪县。
民国元年(1912年)江西省分为四道,泸溪属豫章道。三年(1914年),改名资溪。
1949年5月8日,资溪解放,始属赣东北行政公署贵溪区督察专署,同年8月改属抚州专员公署。
三、社会经济概况
1、面积与人口
资溪县下辖5个镇(鹤城、高阜、乌石、嵩市、马头山)、2乡(石峡、高田)、5个采育林场(高阜、石峡、马头山、陈坊、株溪)。全县共有7个居民委员会、21个居民小组、70个村民委员会,692个村民小组,689个自然村。2002年,,,%,有畲、蒙、苗、侗、壮等少数民族521人,‰。全县土地面积为1,251平方千米,山地面积达160多万亩,耕地面积10万亩。
2、经济现状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