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厦门市 2013 届八年级
地理复习纲要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
2012年3月
2013届市初中毕业生《地理》复习纲要
八年级(下册)
考点解析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
◆农业主要部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我国农业分布概况:
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纤维作物、饮料作物的分布。
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
主要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因地适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举例:丘陵适合发展副业和经济林;山地适合发展林业;平原盆地适合发展种植业;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水域适合发展渔业。
第二节工业
◆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
: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北方,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近海大陆架。
水能资源:主要分布于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松花江上游。
:钢铁工业多分布在铁矿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大型钢铁工业基地有鞍本、京津唐、上海、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太原、包头。
:大型机械工业基地有辽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
: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有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
◆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①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②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技术产业密集区;③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④以西安—杨凌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主要铁路干线和重要铁路枢纽:
:四横:1)滨洲——滨绥线;2)京包——包兰线;3)陇海——兰新线;4)沪杭
——浙赣——湘黔线——贵昆线;五纵:1)京沪线;2)京九线;3)京哈——京广线;4)焦柳线;5)宝成——成昆线。
:北京、上海、徐州、郑州、株洲、兰州、包头、哈尔滨、九龙、广州等。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的心脏——北京市
◆位置和地位: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我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历史和文化名城。
◆地形:山地为主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科教文化:
、元、明、清朝和现在的都城。
: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明代长城。
◆城市建设和人口:特大城市(1400多万人)。
◆环境问题:
:浮尘、扬沙、沙尘暴和水资源缺乏;人口急增,交通拥护,空气污染等。
:治理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地,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等。
第九节东南侨乡——福建省
◆自然环境特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气候特点: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资源:森林资源(重要林区,竹林居全国首位);海洋资源:渔场广阔。
◆侨乡优势
◆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和旅游区:武夷山和“花园城市”厦门。
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位置组成与居民。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岛,周围有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
:汉族为主,福建籍为主,少数民族有高山族(居东部沿海和山区)。
◆自然环境特征:
气候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山地为主,中、东部为台湾山脉、西部平原;地势东高西低;河流短小湍急,水量丰富,浊水溪是最长的河流。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高,矿产、水能和水产丰富。
◆经济特点:
,物产丰富(水稻、甘蔗、柑橘等)。
。
(桃园机场是最大的机场,高雄和基隆是大港口)。
。
:进口—加工—出口型,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
◆主要城市:省府——台北市(最大的城市);高雄市—最大的港口,基隆,台南—赤嵌楼。
第十二节繁华都会——香港特别行政区
◆位置与组成: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包括新界、九龙、和香港岛等。
◆地形:多低山丘陵,平原少,填海造陆面积大。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经济特征:
:(1)国际经济贸易中心(2)著名的自由港(3)世界金融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