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文档名称:

第十五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ppt

格式:ppt   大小:348KB   页数:7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十五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19/5/8 文件大小:3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十五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五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第二节心理健康检测与档案的建立第三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定义(一)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健康的定义(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美国学者恩格尔,20世纪70年代健康的定义(三)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WHO,21世纪以来心理健康的定义个人生活、适应上所表现的和谐状态,或者说是指一个人没有困扰足以妨碍其心理效能和心理发展的状态(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心理健康的一般论述心理健康水平的判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判断人的心理健康必须考虑人的年龄、性别、社会身份、情境、社会文化等等因素。一样的行为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甚至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里,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提出的判定心理健康与心理正常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同等条件下大多数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模式,也就是“社会常模”。1)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心理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2)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帮助,可恢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