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案例21:东南亚金融危机.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案例21:东南亚金融危机.doc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案例21:东南亚金融危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案例22: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年对多数东亚国家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从年初开始,韩国经济持续低迷,日本经济复苏乏力,而泰国、马来西来等东盟国家则经济经增长大幅度慢,经常项目赤字剧增。到了解情况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货币危机更席卷东南亚各国,影响面之广,造成损失之大都堪与此同时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相比。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过
在当今高度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国际投机资金——国际游资。这股势力主要由私人资本组,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在世界各个相对比较开放的金融市场游动,对任何一个可能的投资机机会都不轻易放过。1992年,英格兰银行为捍卫英镑与之对搞,结果惨遭败而归。1995年,这股势力在墨西哥又兴风作浪。墨西哥金融危机后,尝支甜头的国际投机资金把投机目标转移到了新兴市场,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自然也成为关注对象。1996年以来,东亚不少国家出现经济问题,国际投机资金更是蠢蠢欲动。在这种情况下,经济问题较为严重的泰国就成为投机资金打击的首选目标。
1997年2月,国际投机资金掀起第一轮抛售泰铢的风潮,泰国国内银行出现挤兑,股指大幅回落。5月,投机资金卷土重来,泰铢对美元汇率跌到10年以来最低点——。泰国央行联合新加坡、香港支持泰铢,勉强平息了投机风潮。但是,投机商并未就此罢手,6月下旬泰国财政部长辞职又引发了新一轮列为猛烈的投机狂潮。这次,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泰国央行终于无力回天,于7月2日宣布泰铢放弃与美元挂钩,,跌幅近20%。,由于东盟各国经济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与相关性,这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其他东盟国家货币的信心,投机者据此将投机范围扩大到了这些货币上,经济水状况不佳的菲律宾与马来西亚首当其冲,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分别于7月11日、7月14日宣布贬值或放宽浮动范围。到7月25日货币危机告一段落时,各种货币贬值幅度如下:%,%,%,%,%。泰国的GDP损失15%,稍低于1995年墨西哥20%的损失;%的外汇储备;其他国际家也各有损失。
为防止货币危机蔓延和扩大,7月25日,在东盟央行行长会议未出台实质措施的情况下,东盟各国央行达成协议,将8月初到期的《货币互换条约》延长1年,联合打击货币投机活动。8月5日,泰国政府终于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决定进行财政与金融改革以换得国际援助,其第一步措施就是关闭42家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并建立银行准备金项目。作为回应,8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太一些国家在东京承诺向泰国提供16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承诺向泰国央行提供10亿美元的货款。此外,东盟各国央行在国内也纷纷实行入市干预及金融管措施以打击投机。%%;菲律宾央行向市场坚急抛售20亿美元,同时三次提高利率,将隔夜拆借利率从15%提高至32%,并宣布停止美元期货交易3个月;马来西亚央行在一夜之间将到率从9%提高至50%,同时规定本国银行与外国客户进行的林吉特掉期交易最高额为200万美元;印尼央行也制订了本国银行从事外汇交易限制措施。
但是,市场的惯性力量是巨大的,上述种种措施并未能阻止东南亚汇市的跌势。8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