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生态思想.docx

格式:docx   大小:91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生态思想.docx

上传人:ttteee8 2019/5/9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生态思想.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生态思想-、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生态美学进入自觉研究阶段以后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十分重视对古典美学资源的开掘和继承。通过发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理论资源为重建人与口然的和谐关系提供建设性意见。首届中国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就把“从古代美学资源中发掘生态美学思想”作为一个重要议题。例如,曾繁仁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美学的提出更使我们传统哲学与美学资源发出新的光彩。”“生态美学的提出,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与美学资源显示出西方学者也Y以认可的宝贵价值。这就将逐步改变美学研究中西方话语中心地位的现状,而使我国古代美学资源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具有自己的地位。”张皓在其专著中也说:“与20世纪此起彼落的那些文艺浪潮不同,我们的文艺生态思想研究并不是舶來品,而是植根中国本土的'绿色植物’,在学理上主要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影响。”学者们从完善生态美学观的理论前提、实现中西美学的平等对话出发,提倡到川国传统美学屮汲取理论资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就是二十四种不同艺术风貌的诗歌境界,这些境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老庄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在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歌意境中的体现。两者的高度和谐统一,它和司空图提11!的“思与境偕”是一致的,这正是诗家所竭力追求的目标。二十四诗品在艺术风格上虽然不同,但每一品诗境都很充分地体现这老庄虚静恬淡、超尘拔俗的精神情操与理想人格。所以,我们可以从生态文学的角度來研究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这样的研究不仅符合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所体现的诗学思想,而且也符合从生态文学的角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同时也有助于让人接受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影响。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开创了以诗论诗的方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表面上看,二十四首小诗更像一组出色的咏物山水风景诗。作者用自然万物來表现二十四种诗歌风格,其中,作者热爱自然、顺应自然的自然生态意识随处可见。本文就将从《二十四诗品》中作者对自然美的诗意描绘、建构生态自我和司空图生态思想产生原因三个大角度来详细挖掘其口然生态意识。三、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的文本解读和有关生态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的把握,掌握《二十四诗品》的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为用生态文学批评的方法研究《二十四诗品》打基础。2、 比较分析法,二十四品风格各不相同,将二十四首诗歌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 综合归纳法,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归纳总结,概括出二十四首诗歌中的相同Z处与不同Z处,然后用生态批评的方法将这些相同Z处与不同Z处进行归纳与分类,从别从不同的角度來阐述《二十四诗品》的生态美学意义。技术路线:1、 搜集资料,搜集有关《二十四诗品》的各个方面的研究,了解学术界对《二十四诗品》的研究已经达到何种程度。并结合司空图的诗学思想和人生领悟,感悟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屮的生态观,从而明确此课题的研究意义。2、 了解基本资料以后,有针对性地精读资料,完善自身论文体系结构,充实自身论文的主题内容,对文献屮的关键性内容深入理解领悟,产生自己的见解。3、 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角度审视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从深层次掌握《二十四诗品》的生态美学意义和生态哲学意义。四、 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 2010年口月中旬,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确定论文的主要任务和冃标,以及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2、 2010年12月初,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准备开题报告。3、 2010年12月24H,进行开题论证,汇报论文进展。4、 20□年2月至4月,继续查阅资料,完善论文体系,完成论文的初稿5、 2011年4月,提交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等,与论文指导老师交流,修改论文,准备论文答辩。6、 2011年5月,进行论文答辩。五、 主要参考文献:.[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7..[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5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6&.[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9..[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06..[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9..[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