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电路板产业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路板产业分析.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5/9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路板产业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膁2009年电路板产业分析聿一、前言蚇产业在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中,基于各区域的发展时间及程度上的落差,许多开发中国家的厂商亦从中获得发展契机,并得以拥有与国际领导厂商一较长短的机会。然而近年来,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在环保以及经济的诉求下,不断推出区域性绿色法规,不仅提高各界对环境议题的关注,对诉求成本导向的开发中国家厂商更造成营运的压力,并构成一定的技术性进入障碍。由于近年来法规的走向由制程管控逐渐转移到对终端产品的规范上,此对于以OEM、ODM为主的台湾制造厂来说,不啻是一大挑战;其影响不仅涵盖电子、汽车等诸多终端产业,并对于其上游的制品、材料及原料产业造成结构性的影响。而除各国订定的环保规范外,企业的经营也受到环保团体及大众更严格的的监督,致使企业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电路板产业作为电子/电机产品的灵魂,以及材料与零组件键接的角色,因而受到绿色法规最直接的冲击;故在此概要分析电路板产业在绿色趋势下面临的威胁与机会,期盼业者能在此动荡的经营环境下,得以掌握绿色趋势并在逆境中开创出持续成长的绿色商机。袇二、全球的绿色轨迹薄全球的绿色趋势可由法规与跨国公司的要求两大角色来观察,并据此定义绿色产品,并从而追踪全球绿色的轨迹,在此分析如下:蚂(一)绿色法规的规范蒇全球对环境议题的重视,展现在绿色相关法规的推出上。而综览过去到现在的绿色法规,可概分为全球性与区域性的议题:其中属于全球性议题的京都议定书,自2004年12月5日排放量占世界总量17%的俄罗斯正式批准后,跨过55%的生效门槛,使的温室气体管制与省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不归路,也致使全球对绿色议题的关注进一步提升;而在区域性的法规上,由于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对全球主要的终端产品拥有关键的消费力,因而当其分别在各个产业领域中竞相推出绿色法规时,对产业的冲击也最大。虽然区域性的法规仅针对其境内的产品做规范,但在制造业的全球化的历程中,做为终端产品使用者的法规订定国,其规范也藉由供应链对全球制造业造成影响。蚅而若由时间轴的角度来回顾全球绿色法规的发展,其与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基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制程中污染物质的产生与排放也伴随着提高的思考,因此1985年之前,人类开始对绿色环保议题的关注,展现在造成环境污染的重金属及有机毒性物质进行管制与限制上。而在1985年到1995年左右,由于地球臭氧层破坏议题出现,所有的研究指向工厂生产当中所使用的******碳化物(CFCs及HCFCs),因此举凡化学溶剂、冷冻用的化学品等,只要当中含有******碳化物成分的,皆被规范为应限时废止并替代,并被二个碳链的烷类与烯类化学品的取代,制程中使用无***或无***的化学溶剂,成为当时国际绿色趋势下的关键技术。而1994年至2008年间,原油即将耗尽的议题沸沸扬扬,致使能源不足成为全球一致的优先课题,而材料可以重覆利用、使用者的产品接触安全性也成为消费者的关切议题下所谓的”产品内绿色议题”。因此危害物质(如:铅、镉、***、六价铬)在产品内禁止;产品报废后的整体或零组件的3R(Reuse、Recycle、Recovery)技术与需求,成为目前国际绿色趋势下的关键技术。蚂展望未来,由于京都议定书的全球协定与执行,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减量议题成为工业化国家的对应目标,各种具有省能与储能功能的电子产品,将成为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及其跨国品牌领导电子产品公司的要求,(如:欧盟的EuP指令、联盟美国/日本/欧盟的EnergyStar标章、日本的TopRunner计画等)。因此各项Carbonfree的Function及HydrogenLife的生活应用型态将成为未来国际绿色趋势下的关键技术。膂(二)跨国公司的要求膈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由于其并非仅以母国为市场,因而也不可避免的要适应各个不同区域市场的需求;特别是终端产品的品牌厂商,由于其必须为产品的安全与品质负责,因而其对供应商的控管于更不能轻忽。以Sony为例,其曾在2001年圣诞节假期购物热潮前几周,被荷兰政府在其PlayStation游戏控制器的电线里发现少量的「镉」,因而封锁Sony运至欧洲销售的整批游戏机,导致一百三十多万盒的游戏机就堆在仓库里无法上架,;此外也曾因荷兰《ConsummateBond》杂志以其环境绩效不理想为由,将其产品评鉴为「合理」购买等级,却将IttNokia与Aristona评为「最佳」购买等级,%,而IttNokia与Aristona则分别创造73%及113%的年营收成长率。是故跨国公司在面对近年来日趋严格的绿色法规时,在风险控管的考量,以及基于对国际环保团体及舆论的正面回应,跨国公司对供应商的绿色规范将更高于法规要求。蚆而在诸多绿色法规的要求下,跨国公司不但思考绿色行动,也规划绿色的项目及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