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际金融
黄德权主讲
国际金融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金融学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国际贸易学的一部分而处于从属地位;这是因为当时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商品贸易关系为主;
20世纪60年代前后,国际金融开始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但其研究范围尚未明确界定;
20世纪70-80年代,由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国际经济学应运而生,国际金融研究又从属于国际经济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自由化、投资机构化、交易电子化等趋势的发展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国际金融理论迅速发展并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推动力。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的变革超过其他领域,主要涉及以下重要的理论问题:
汇率理论的研究
开放宏观经济学与国际政策协调的研究
金融危机理论研究
国际货币体系框架的研究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国际收支与衡表
一、国际收支:
(一)定义:
据IMF的解释,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一月)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二)国际收支的涵义: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三)居民与非居民的概念;
是一个经济概念,包括自然人居民和法人居民。
以交易为基础,而非支付基础。
经济交易的类型包括五类:
1)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
2)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
3)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
4)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
5)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
区别于相关概念的特征:
是一录,不再局限于外汇收支。
它是建立在交易基础上的,包括易货贸易、对销贸易、实物投资(没有货币支付)、三来一补(补偿贸易-部分或没有支付,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部分支付,来样加工-全部支付)、国际租赁(延期支付)、无偿援助(单方转移)等。
国际收支
原义——贸易收支
狭义——外汇收支——收付基础
广义——国际交易账户——交易基础
有货币收付
无货币收付
二衡表是一国对其一定时期(一年、一季度、一月)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征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科目和账户,并按照复式簿记的原理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