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案例名称《小团圆媳妇之死》授课者李国玲科目语文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呼兰河传》系萧红晚期杰作,她以散文化的笔调抒写了家乡呼兰河城,这部传记记录了呼兰河的风俗,“我”的美丽而寂寞的童年,以及小城里各式各样琐屑平凡的人世悲欢。有一类作家几乎完全生活在回忆里,萧红可以说是这类作家的一个卓越代表。按照传统的小说观念,《呼兰河传》不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比较独特,没有贯穿全篇的人物和故事线索,没有波澜起伏的冲突,在叙述上打破成规,以散文笔致和诗歌的抒情格调描写平凡人物、日常生活,于其中显示卓越才华。《呼兰河传》的艺术风格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儿童视角的运用,这种叙述视角为读者呈现出一个非常别致的世界,为呼兰小城的存在方式创造了宽阔的空间。无论从作者的表达还是从读者的接受来看,它都将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绝佳效果。二、学情分析本课所节选的章节,是表现“女性空间”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女性的声音尚显薄弱,但是它毕竟发掘出了《呼兰河传》所不同于以往的其他侧面──那就是对于导致女性悲剧根源的思索,并把这种思索与鲁迅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化视野相融合。学生对这类文学可能接触较少,不好理解和把握。所以,花一些时间在这一文学类别的介绍上是很有必要的。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 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情感。【过程与方法】独立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能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活学活用。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和作者情感。难点:探究小团圆媳妇的病因和死因,体会封建礼教对无辜生命的戕害。探究婆婆虐待小团圆媳妇的心理,体会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异化。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授内容2、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3、教师讲授策略:典型事例讲析,总结归纳观点。3、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电教室;大屏幕投影;【资源准备】教材、教师自制教学课件、课前参考资料七、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相比,女性写作有何特点?(课件播放刘半农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琼瑶剧的几段经典台词)1.“我知道他爱你爱的好痛苦好痛苦,我也知道你爱他爱的好痛苦好痛苦。”2、“我好想你”“我真的真的好想你”3、马景涛大吼:为什么?!为什么?!这都是为什么?!为什么?! 这都是为什么?!为什么?!这都是为什么?!4、男: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女:那你就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男:我哪里无情!?哪里残酷!?哪里无理取闹!?女:你哪里不无情!?哪里不残酷!?哪里不无理取闹!?男:我就算在怎么无情再怎么残酷再怎么无理取闹也不会比你更无情更残酷更无理取闹!女:我会比你无情!?比你残酷!?比你无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