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村基本情况一、人口状况x村辖x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xx户,总人口x人。全村有劳动力x人,耕地面积x亩。(其中水浇地面积x亩;旱地x亩)二、交通状况全村有个村民组通公路,有x个村民组不通公路,就是通组公路,由于路面狭窄、路基不好,路面质量较差,晴通雨阻的现象较为突出。三、生物资源(一)是农作物资源主要有:玉米、、大豆、绿豆、笤帚苗子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二)是林木资源主要山杏杨树白荆条为主(三)是畜禽品种资源:畜禽品种资源主要有:猪、牛、马、羊、鸡、鸭、鹅、。 现状及贫困原因 一、贫困现状(一)、经济状况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主要以种养殖业。总体上看来,全村土地面积相对较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种养业科技含量较低,缺资金、缺技术,致富门路窄。(二)、基础设施状况境内通组公路质量低。近年以来,虽然新建或改造了部分通组公路,由于投资的标准过低,公路的路面质量差,坡度大、而且缺乏养护,晴通雨不阻的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三)、产业发展状况1、种植业:全村农作物总播种面积x亩,粮食总播种面积x亩,以玉米为主,常年种植面积玉米占近x,其于耕地种植杂粮和笤帚苗子。蔬菜主要种在农闲季节,以自食性为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主体地位。2、养殖业:均以家庭养殖为主;x年末,全村大牲畜存栏x头(匹),出栏x头(匹):羊存栏x只,出栏x只;猪存栏x头,出栏x头。二、贫困原因(一)自然原因1、农业和农村基础条件差一是农业基础薄弱,农作物产量低;2、生存条件恶劣一是由于地处边远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科技、文化、生产力低,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经济不发达。二是长期以来,老百姓为了吃饱穿暖,只会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开垦土地,缺乏科技兴农意识,靠山吃山。三是土层薄,酸性重,温度低,有机质含量低,植物作物生长缓慢,土地生产率低。(二)经济原因一是经济基础差,底子薄,人均纯收入才x元,收入较低。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为主。在种植业上主要以玉米、杂粮为主;在养殖业上主要以羊、猪为主。三是致富门路窄,没有支柱产业,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淡薄,突出表现在:“吃粮地里种,吃肉圈里养,收入售农产”。(三)社会原因一是公共服务滞后,医务人员(含兽医人员)缺乏,一方面看病难、就医难、药费贵;另一方面牲畜病症多,无防疫设施及人员,死亡率高。二是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素质低,观念落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生产的能力低。五是基层组织建设需进一步加强。x村党员有x人,村“两委”班子人数x人,团支部x个,村妇联x个。村干部观念落后,保守思想严重,缺乏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从而造成了领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的缺失。六是农产品批发销售严重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覆盖面比较窄。发展优势及潜力 x村具有以下有利条件,利于发展种养业,实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项目:土地资源丰富,气候独特,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林下资源的开发。加之群众具有一定的笤帚苗子种植经验,农业、畜牧业产业发展潜力大。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对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指导方针、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以贫困户脱贫、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地委领导联系为契机,抓住集团帮扶的大好机遇,统一规划,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