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世界上最近的距离,不是眼前或瞬间,也不是意念或誓言,而是无论漂流到哪里的,你和我的心,因为你知道我爱你。”在《你知道我爱你》一曲的开头,黄磊用温和的嗓音轻吟这段诗。在读过《未央歌》之前,我还不知道这诗背后是怎样的故事。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就被歌中的款款深情打动。而《未央歌》唱词中描绘的那唯美的情感,想必是忠于原著的表达,因为它为我们透露了一点点故事情节。于是,心里有了一读《未央歌》的愿望,想了解,在我们青春岁月里,是不是都有着同样的寻找。在寒冷的冬季,打开思慕已久的《未央歌》,仿佛沐浴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昆明的温暖的阳光和凉爽的风,故事发生的时代和年代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时代背景是民国初期,西南联大那纯真的大学年代……未央歌不太容易一下子就看进去。但是一旦看进去了,就能够体验到那种阅读长篇小说的特殊的乐趣。那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一种既盼望结局又害怕结束的焦灼。闲暇时就忍不住要一遍遍想着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故事的主角是一群天真年轻的大学生,伍宝笙、余孟勤、蔺燕梅、童孝贤……每一个鲜活的名字都让我喜爱,每一个午后凉茶店的聚会都让我向往,迫不及待的想加入进去。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在平静纯洁的象牙塔内,他们彼此引为至友、畏友,有爱有怨、有笑有泪,并交织发展出一段属于青春和校园的爱情故事。除这四大主角,作者还写了一群大学生和他们的老师。书中关于友谊的描述、爱情的铺陈以及对校园精神的探讨,表现了一代年轻学子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可以说,《未央歌》中的大学从来没有那么纯粹的存在过,但其中对于友情、爱情以及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大学精神的描绘仍然让人心驰神往。小说中所描写的生活是我所能经历的,但是我所想经历的。我深爱那个时代,如果可以选择,我愿生在那个时代,考上西南联大,或是四处游学流浪。民国时期的印象愈来愈真实,不像电视里看到的永远是紧张的局势,地下党与反动派激烈的较量,当然,鹿桥在书中着力想刻画的是那个时代的友谊、那个时代的西南联大活跃的氛围。作者自己说,这书不是爱情传奇,也以情节取胜,而是特地营造一种独有的情调风格,去感染他人。若论我最喜欢的角色,自然是童孝贤了。简单的快乐着,把复杂的问题通过默默地思考而简单化,每一天清晨起床都是一张快乐的笑脸,他喜欢小动物,待人至诚至善,天真无邪,为人处世显露点小可爱,能为大家扫除烦恼,带来欢乐,我多想看看他养的鸽子和兔子,多想看看他的荷兰鼠,看他的破制服,穿鞋从不穿袜子。他就像是从云后缓缓透过来的清亮阳光,无拘无束,自由徜徉。那时的大学学术空气比现如今多么自由而热烈,多想参加一次他们关于哲理的争辩,多想和他们一起去夏令会……用当今的术语讲蔺燕梅,应当是校花了吧?校花总是备受瞩目的,她出身富贵,能歌善舞,个性单纯天真,待人真诚,难怪说是作者臆想出来的完美角色。余孟勤则是天生的领导者,正直刚毅,一丝不苟,拼搏努力,严以律己,却也严以律人可是我却不怎么喜欢大余,也许是因为他曾经伤害过蔺燕梅,也许因为他近于死板的严谨和苛刻,而在小童身上经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伍宝笙爱上了大余,大余吻了宝笙的唇,总觉得没有人能配得上宝笙,在看到一半的时候还在为宝笙的归宿苦恼,心底里希望她会和小童在一起,而我也知道,小童在宝笙面前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每次都是被小童引的发笑,我若是那快乐的小童该多好,没有烦恼,没有忧伤……再没有可能做一个童孝贤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