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从会计角度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会计角度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5/1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会计角度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肄摘要:信贷资产证券化蕴含了足以引发金融风暴的风险因素,如何防范它的风险如今已成为各个国家的一大研究课题,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它必将是一种金融改革趋势。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从会计角度防范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蒁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风险;信息披露羆资产证券化源于70年代的美国,目前证券化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较快,已经成为衍生金融市场的一大新宠。近年来,由于对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扩大,以及在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管的情况下,次级贷款等一系列衍生金融产品引发了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蚆我国在资产证券化方面起步较晚,发展也较为谨慎,因此较之其他国家,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当下一个趋势,并且国家财政部也已在相关业务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处理规定,无论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还是2006年出台的《新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新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均对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移的终止和确认做了相关的规定。蒃作者认为无论是银行的风险监管层,还是注册会计师,均应对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高度风险重视,并且可以从会计角度去防范此类高度衍生化的金融产品所包含的金融风险,尤其是注册会计师,更加应该对资产证券化中贷款资产的转移、计量、会计披露等方面作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引导和帮助商业银行规范业务,防范金融风险。膁一、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基础资产的分类肈从广义上来讲,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以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包括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消费信贷、信用卡账款、企业贷款等信贷资产的证券化。螄按贷款的内容来看,适于进行证券化的资产主要有住房抵押贷款;企业贷款。按贷款的效益来分,我国对商业银行贷款分正常贷款、关注贷款和不良贷款,其中不良贷款的划分有新旧两种口径,旧口径是指“一逾两呆”,具体来讲,就是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逾期贷款,第二类叫呆滞贷款,第三类叫呆账;新口径是指1998年5月以后,中央银行根据国际惯例提出的五级分类法中的次级及以下贷款,指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而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基本没有风险或者风险在控制范围内,需要解决的就是不良贷款的处置风险,包括资产的转移、计量、披露等方面的风险袃二、资产转移的风险袂在资产转移中需要把握的一个问题是,商业银行到底是将转移的贷款作为销售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还是作为融资业务进行处理。对此,我国在会计处理上广泛吸收国际上的通用做法,将金融合成分析法、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后续涉入法3个方法结合使用。首先,准则上规定金融资产是可以分部分别计量的,并且根据金融资产所含报酬和风险是否全部转移作为其是否终止确认的判断标准;其次,根据是否存在将金融资产整体划分为不同的几个部分的情形,按照其后续涉人的程度进行区别化确认。如此一来,会计操作将更为简单,而且减少了会计工作者在准则选择上的操作空间。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大大减小出现同一交易依据不同的标准而做出不同会计处理的概率,还可以降低会计信息的失真度,提高可靠性和可理解性,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方便银监会进行监管。聿但这些方法都有其出现的背景和判断的侧重点,照搬适用意味着会计准则允许存在不同的操作空间。因此,不同商业银行因各自利益引导而作出不同的选择,这样就留下了爆发金融风险的隐患。莂因此监管层应该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