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析会计信息披露.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会计信息披露.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5/1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会计信息披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会计信息披露-经济浅析会计信息披露 方露摘要: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为切入点,探讨稳健性对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初步检验表明,稳健性和会计信息透明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在适度范围内,稳健性的增强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而由极端向下盈余管理引起的“过度稳健”则导致会计信息透明度下降。关键词 :会计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外部监管真实准确性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性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违反客观性及准确性的相关规定,以失实的会计报告及其他公告公布虚假的盈利、税后利润及每股盈利等重要数据的行为时有发生,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我国证券市场频频爆出的会计舞弊案件,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红光实业到黎明股份,从琼民源到银广夏,其造假金额都相当巨大。如曾被称为华夏第一蓝筹股的银广夏,其造假并没有复杂的运作方式,只是采用了纯粹的财务会计处理手段。虚假财务报告引起了我国对公司治理重视,使得专家学者开始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方案。一、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项制度与国际接轨、趋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也日益完善,特别是新《企业会计准则》等的颁布,填补了法律法规的漏洞,使其更具有法律依据。但我们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仍存在还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不仅要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而且要提供必要的非财务信息。现实中企业财务信息往往是进行选择性披露。掩盖损害企业形象的信息,对投资者关注的年度经营状况、盈利率、负债率等财务数据分析,主要是忽略或夸大了实际,容易让信息使用者产生误解。(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据《中国证券报》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多数上市公司选择报告期限60天后,而不是60天之前披露年度报告,选择前30天披露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低于1%,选择前60天披露的上市公司不到20%,大多是故意拖延定期报告的披露。这影响到投资者的合理知情权,无法及时作出相应的决策调整。(三)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在得到相关数据后,特别是在亏损状况下,存在盈利等内容随意更改的现象。有的企业甚至制作两本账,一本是专供内部管理人员,另一本则是应付投资者及社会大众,存在根据信息使用对象差别对待的现象。不真实的披露可能会误导广大投资者,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四)披露方式不合时宜。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不考虑企业规模、组织和法律形式的不同,使用几乎相同的披露方式,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披露。这易造成社会交易成本的浪费,也无法对信息披露和保密的关系进行协调。二、造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原因鉴于我国股票市场多次爆出银广夏事件,世纪星源,内蒙宏峰事件等上市公司丑闻。为更系统的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原因,整体分析出现现状的原因。希望对深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原因的研究作出贡献,提高上市公司市场的公平度,还投资者一个真实的投资环境。(一)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完善。我国对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相继出台了《公司法》、《证券法》等,以《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为具体的实施依据,制定了临时报告、定期报告等多种形式,形成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大致框架。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诸多问题。(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差。注册会计师的素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