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积极推进双语教育?促进新疆加快发展【摘要】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必须实现从双语教学到双语文化教育的转化,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相应的制度保证双重文化教育的实施,努力构建双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平台,才能推动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关键词】双语理念;转变;新疆;跨越式发展;文化教育;重要性2010年,随着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喀什地区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及长治久安拉开了新的序幕,全区上下团结一致为描绘新的蓝图而努力奋斗。但是,喀什地区毕竟是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直接制约着全区的整体发展。因此,实行双语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我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的重要体现,还可以促进民族间的融洽与互补、增进了解,共同缔造一个和谐繁荣稳定的社会。一、转变双语教育理念的必要性1、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看语言是文化的体现。文化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文化是人类从事物质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果,文化从一开始就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由人创造,使用,发展和完善,它的产生又使人有了文化、语言的这种功能,确定了其文化属性。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所以研究语言离不开研究社会文化。语言系统本身体现文化。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语义构成的音义结合符号系统。语义是核心,它通过语法和词汇以语音的形式展现。语言符号本身虽不具意义,但它与意义之间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建立,就被使用这一语言的民族接受,用来记录、传播该民族的文化。人们可以从一种语言中发现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渊源、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语言信息的发送、传递、接收都以文化为背景,因此人的沟通是文化的沟通,人们的交际是文化的交际。2、从双语教育的目标与特性看(1)从双语教育的目标来看:在双语教育中,学科知识的获取是主要目的;但由于在获取学科知识时所使用的媒介不是母语,而是母语以外的第二种语言,所以,势必会增强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使用量及掌握程度。从这一点上说,采用双语教育更大程度上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他们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而双语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以便在精通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使他们具有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意识。(2)从双语教育的特性来看:①双语教育具有跨文化性。双语教育与单语教育不同,它要以两种语言为媒介,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其目的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懂得两种不同语言的人,而且还要把他们培养成为与两种语言相关联的跨文化人。我们知道语言与文化既有密切的联系,又互相区别。语言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初始的文化。但语言只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并非文化的全部。在双语教育中,学生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传统。所以,任何一个民族实施双语教育,都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语言、民族传统、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以及民族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这就使双语教育具有跨文化的特性。②双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