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道德经》读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道德经》读后感.doc

上传人:xxj165868 2019/5/1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道德经》读后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文与传播学院对外汉语杜姝琬110140389引言: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而《道德经》这一道家经典被普遍认为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作。笔者通过对《道德经》的研读,对其中老子的核心思想——“道”有所感悟,并将之归为三个方面逐一讨论,最后对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加以总结。正文:“道”是《道德经》中一再探讨的至高真理,也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宏大前提老子在开篇第一章中就提出了“道”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将“道”和“名”这个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放在一起同类而论,然而这里的道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模糊玄妙的描绘,它可以分裂成三层含义:宇宙万物的最初本源其实这个概念略微笼统,由于时代的限制,它不置可否地跳过了相关的科学知识而直接将宇宙本源归于一个意义玄妙的“道”。但这同时也触及了一个人类自古以来不断探寻的的问题,即寻找万物的根源以及对于人类自身的界定——宇宙从何而来?我们从何而来?可以说,我们思考宇宙本源问题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老子用“道”使这个终极问题显得更加趋于哲学化,而且虽然该定义有些模糊,但它使我们认识到老子的思想是以宇宙为范畴的,并不仅限于狭小的人类社会。在本文之后的论述里我们也会发现,“道”的这一定义是后两层定义的大前提。世间万物的运动规律“道德”一词最原始的出处就是《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在老子看来,人既然是宇宙的一部分,就理应遵循自然的法则——“道”。而现代社会对“道德”的定义似乎更倾向于“德”而非“道”。事实上,“道”相对于“德”更加浩瀚寥廓的存在——天地万物产生、发展、运动之规律即是道,尊道即是尊重自然规律,而“德”在现代人的心中更像是一种公认的社会道德。当信息爆炸的高科技时代来临,“人定胜天”的信条深入人心,人们便不再信奉“道”,对大自然不再心存敬畏,违背自然的规律的人类行为也就显而易见地层出不穷了。“道”与现实联系最深的一点,是在前面两点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地对人类社会所提出的要求。这个定义还可以分成两部分——修身与治国。修身与前一定义有交集,我在这里主要讨论治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这种原始和非功利性的治国态度自然而然地让人想要拿孔子所提倡的治国理念与之相较:孔子认为君主应以纲常礼教规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用等级束缚社会,而老子推崇无为的治国态度,甚至有些趋向“愚民政策”,使民众无欲无求便可保平安;孔子的观念是积极的,老子则非常消极;孔子倡礼,老子倡道……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把君王推向了一个圣人的位置(尤其是老子),指望明君对人民的引导,这与现代民主政治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从这个角度来讲,“道”的这层定义是原始的、甚至可以说是对民主的否定。总结:凡事都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总的来讲,“道”具有丰富的哲学上的现实意义,但却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它或许是一种纯真美好的政治向往,但它却忽略了“人的欲望不可压制”这最本真最自然的一点,与作为其前提的“道即世间万物的运动规律”产生了惊人的矛盾。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