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科学文化传播陈江洪(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100080)摘要:在美国的科学文化传播体系中,非常重视国立科学机构的科学传播作用,在政府的政策和协调下,科学文化传播已成为科学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基本概况和科学文化传播资源的介绍,使我们较为清晰地了解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文化传播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趋势,对于今后我国科研机构的科学文化传播会有较大的参考与借鉴作用。关键词: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G321文献标识码:A1美国国家科学院概况美国国家科学院(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是美国科学界荣誉性及政府咨询机构,1863年3月3日由当时的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签署的国会法令建立,距今已有144年的历史。它的主要职能是作为政府的科学顾问,其下不设研究机构,随后扩展了国家研究理事会(1916年),国家工程院(1964年)和国家医学研究院(1970年)三个组织,并将这些组织统称为“国家科学院”。国家科学院的职能除了增选院士外,主要的职能是为联邦政府和有关机构开展有关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政策咨询研究,供政府部门决策,工作机构是国家研究理事会。国家研究理事会依靠每一个项目研究委员会开展政策咨询研究,共有600多个项目研究委员会,志愿科技人员近万人,每年产出200多份咨询报告。,主要通过国家研究理事会项目筹措及私人捐助,包括来自于政府各部门、私人公司和基金会、院部自有资金的投入。截至2005年底,科学院分布于6个学团31个学部,现有院士2036人(其中荣退院士87人)、外籍院士356人;工程院分布于12个学部,现有院士2183人(其中荣退院士251人)、外籍院士178人;医学院分布于12个学部,现有院士1594人(其中荣退院士66人)、外籍院士79人。国家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总数为1136人(截至2006年4月),基础设施主要由四个建筑组成:国家科学院凯克中心、国家科学院主楼、Cecil和IdaGreen大楼、玛利亚·考斯兰特科学博物馆。“科学教育”计划美国国家科学院有着双重角色,一是促进科学实体的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推动基于最好的国家科学政策制定。美国自1957年发起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经过50年的研究和实践,“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和认同。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科学促进会等机构共同参与了国家科学教育计划,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前院长布鲁斯·艾伯特看来,科学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科学,它研究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好的人才,以及如何通过教育使科学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国家科学院成为科学教育的积极推动者。早在1959年底国家科学院(当时的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科学院还未成立)就召开了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主持的全美科学教育研讨会,会上布鲁纳做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发言,他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科学探究”的教育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发现法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发现法教育”引导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全国性科学教育的改革,到1996年国家科学院制订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公布,形成了一整套较完整的美国科学教育理论体系。这之后国家科学院又推出“促进科学教育改革的领导和援助行动”,把学术界、企业界和出版界联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