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解读.ppt

格式:ppt   大小:4,713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解读.ppt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19/5/14 文件大小:4.6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解读.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解读一、《关于做好过渡期间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的通知》的主要精神;二、不动产权籍调查的相关规则与要求;三、不动产权属调查;四、不动产测量;五、调查成果的整理、审查与入库。一、《关于做好过渡期间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的通知》的主要精神(一)统一基础,做好调査工作的有效衔接1、坚持地籍调查作为不动产权籍调査的基础土地信息是不动产调査登记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按照继承性、兼容性和统一性的指导思想,以地藉调查为基础,以宗地为依托,稳妥有序地组织开展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的权属调查和测量工作,避免因调査基础不一而可能导致的权利交叉、重叠、信息不对称等问題。2、坚持已有地籍调查成果作为调查衔接的主要依据要按照不动产登记的总体要求,以现有地籍调查成果为依据,充分利用房屋、林木等各类不动产调查、登记、审批、交易等资料,开展不动产权籍调查。权籍调查完成后,要和已有的地籍图、宗地图等地籍成果进行有效衔接,核实权藉调查结果,适时更新地藉图,满足不动产登记的需要。(二)多规程并行保持调查工作的连续稳定1、继续沿用现行的不动产权籍调查标准为保证不动产权籍调査工作的连续运行和平稳过渡,过渡期间继续执行现行的《地籍调查规程》、《房产测量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査规程》等标准规范,有条不紊地开展不动产权籍调査工作。2、协调一致现行调查标准间的差异現行不动产权藉调查标准在数据基础、精度要求等方面的要求存在差异,对于不一致的,原则上以《不动产权藉调查技术方案》的要求为准。为满足不动产登记的需要,考虑各地已有的工作基础,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宜釆用与地籍图相一致的坐标系统和投影方法开展调査。对于同一不动产权籍要素,调查精度要求不一致的,原则上以精度要求高的规定为准。(三)坚持调查工作的便民利民1、实施各项不动产权籍调查的一体化不动产权籍调查应以不动产单元为基本单位,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一并开展土地范围内房屋、林木等定着物的权属调查和测量。2、合理确定不动产权籍调查内容不动产权籍调査应以不动产登记申请人申请登记的不动产单元为对象,遵循“权属清楚、界址清晰、面积准确”的原则,根据申请调查或登记的不动产权利类型,合理确定不动产权籍调查的内容。3、规范不动产权藉调查程序不动产权籍调查要按照准备工作、权属调査、不动产测量、成果审查入库、整理归档等规定的程序进行。二、不动产权籍调查的相关规则与要求(一)术语和定义1、宗地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空间。2、房屋土地(海域)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独立成栋、有固定界限的封闭空间,以及区分幢、层、套、间等可以独立使用、有固定界限的封闭空间。3、定着物固定于土地(海域)并不能移动的房屋、森林、林木等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物。空间?4、不动产单元权属界线固定封闭,且具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空间。5、不动产单元代码即不动产单元号,是按一定规则赋予不动产单元的唯一和可识别的标识码。6、地籍区、地籍子区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行政村、街坊为基础将地籍区再划分为若干个地籍子区。(二)权籍调查技术路线与方法1、主要技术依据(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3)房产测量规范GB/(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2、技术路线以地籍调查为基础,以宗地为依托,以满足不动产登记要求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已有不动产权籍调查、登记以及前期审批、交易、竣工验收等成果资料,采用已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城镇地籍图、村庄地籍图、地形图、影像图等图件做工作底图,通过内外业核实、实地调查测量的方法,完成不动产权属调查和不动产测量等工作。3、不动产权籍调查的方法(1)不动产单元的设定与编码设定不动产单元,编制不动产单元代码。(2)不动产权属调查采用室内外核实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不动产权属调查,查清不动产单元的权属状况、界址、用途、四至等内容,确保不动产单元权属清晰,界址清楚、空间相对位置关系明确。(3)不动产权籍测量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进行不动产权籍测量,确保不动产单元的界址清楚、面积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