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营养与疾病    人体的健康、疾病与环境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其中与饮食营养因素关系最大,营养素的缺乏可引起营养缺乏症,如VA缺乏可引起夜盲症,VB1缺乏可引起脚气病,VB2的缺乏可引起舌炎,口角炎,缺铁可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钙和维生素D可引起佝偻病和软骨病。营养素的不平衡亦能引起疾病,如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高血脂症、脂肪肝、肥胖等;锌的缺乏可引起免疫功能的下降;维生素C、E的不足,硒的缺乏可引起抗氧化功能的下降,容易引起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人体患病后亦会引起营养素代谢的不平衡。因此重视饮食营养,调节营养素的平衡,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我国死因占前三位的是脑血管疾病(中风)、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三者合计要占死因的60%,因此,防治的重点应放在这三种疾病上。此外,%,全国有2000万糖尿病患者,亦是当前重点的防治疾病,今就五种疾病的营养防治简介如下:1、心脑血管疾病的营养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常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有联系,其发病因素与吸烟、缺少锻炼有关。在营养方面,与热能摄入过多引起的肥胖及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蔗糖摄入过多、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蔬菜及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维生素C、B6、PP及硒缺乏有关。  营养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 1)防止热能摄入过多,保持正常体重,防止肥胖。 2)限制总脂肪摄入量(占总热能的20-25%)及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使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n3:n6-脂肪酸比例为1:6为宜。 3)限制食物中胆固醇的摄入量,每人每日小于300毫克,忌食含胆固醇高的动物脑和内脏、鱼子、蟹黄等食物。 4)多食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多摄食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洋葱、香菇、木耳、草头、豆制品等。 5)多选用大豆蛋白和鱼蛋白,多吃豆制品和鱼。 6)不吸烟、不饮烈性酒。 7)限制食盐摄入,菜肴宜清淡,食盐每人每日摄入量小于10克。 8)增加镁、钾、钙、硒的摄入,多食豆类、香菇、青菜、核桃、杏仁及海带、紫菜等。 9)适当增加维生素C、E、B6及PP的摄入量。 10)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2、癌症的饮食预防:    肿瘤大都与饮食因素有关,因此饮食防癌显得十分重要。  饮食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食物要多样化,使各种营养素齐全,营养素之间比例恰当、平衡。 2)食物要新鲜,不食或少食腌制食品,不食霉变食物,食物保藏以冰箱为宜,时间不宜过长。 3)控制热能摄入,维持正常体重,脂肪应当适量,占总热能的20%-25%,脂肪酸比例应合适。 4)少食烟熏、油炸、烘烤的鱼和肉类,以清炖、白烧为佳。 5)食盐要限量,每人每日小于10克。 6)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以现炒现吃为佳。每日蔬菜要保持一定量,一般成人每天食用500克左右。 7)适当增加蛋白质丰富的新鲜肉、鱼、蛋、牛奶、豆浆及豆制品。 8)三餐要按时,进食时不宜过快、过烫。 9)不饮烈酒,不吸烟。 10)改善饮水水质。 11)精神开朗、情绪乐观,不生闷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12)有慢性癌前病变的患者,要定期随访并可进行营养素阻断治疗。3、糖尿病的饮食营养治疗:            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