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探讨摘要: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学校毕业设计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方式,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新模式进行探讨。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本科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占高等教育学生人数89%的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1]。定位于面向地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更应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大部分地方院校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表现。 1地方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毕业设计作为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是本科学生4年专业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也是学生专业知识、应用技能、创新精神和自学习能力提高的必要途径,是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不甚理想。结合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实际,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问题[1-3]: 1)高校扩招和计算机类专业招生的降温以及IT行业平均薪酬水平的下降,影响到学生的报考计算机类专业的热情,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生源整体素质相对有所下降; 2)社会对计算学科人才需求的专业化和宽口径,导致计算学科专业方向进一步细化,学生在入校教育、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了解知识结构和能力需求,学习目的不明确,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热情的减弱和专业技能的下降; 3)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恰恰是学生忙于考研复试和参加招聘会的“就业黄金时段”,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4)地方院校为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片面追求科研业绩和学科建设,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教师考评指标不尽合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过分关注自己的科研业绩,轻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特别是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导致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思想松懈、选题不严谨、监管不到位。 2改革措施河南城建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不断强化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明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建设[4],在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毕业实习、设计环节进一步得到落实和加强。 ,提高实践教学学时比例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修订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比例,使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由原来的28%提高到现在的40%,同时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督管理和评价体系建设,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我院专门成立了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整个毕业设计的宣传、组织、选题、指导教师的确定、考勤管理、资料上传、师生交流、中期管理、毕业答辩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目前,我院实现毕业设计工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开发了适合我院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毕业设计的教师题目选报、评审、学生选题(指导教师)、考勤监督、文档管理等所有环节全部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实现。通过对相关环节的规范和加强,提高学生毕业实习和实际工作的积极性和针对性,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优势选择有利于专业技能提高的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