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宏观经济学案例选
案例1:我国经济的软着陆
“过热──治理──再过热──再治理”......。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屡屡出现的“大起大落”现象,曾被人们称之为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难以根治的一大顽症。
然而,自199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的局面”,以及今年以来继续得以保持与巩固的一系列调控成果,引起国内外经济界和舆论界一片喝彩,纷纷赞誉中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这是我国把“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宏观调控实践所获得的空前成功。
1993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
尽管当时对经济运行中是否存在过热现象的认识尚不统一,但决策层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在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关于制止乱集资和加强债券发行管理的通知》和《关于严格审批和认真清理各类开发区的通知》等整顿金融秩序、抑制盲目投资的一系列法规性文件之后,199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正式下发,以抑制经济过热势头继续蔓延和发展。国民经济运行从此开始了“软着陆”。见下表。
中国经济增长率波动的峰谷落差
历次波动(截止年份)
峰谷落差(百分点)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8
1969—1972
1973—1976
1977—1981
1982—1986
1987—1990
1991—1996
这次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没有采取以往调整中“急刹车”、全面紧缩的做法,而是采取了四项主要措施:⑴抑制需求与改善供给有效结合;⑵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有效结合;⑶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有效结合;⑷适度从紧与灵活微调有效结合。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把控制物价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突出结构调整,保持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适度增长,形成了适度从紧、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使之既有利于抑制通胀,又为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而避免了重蹈历史上“大起大落”的覆辙。这不仅在我国没有先例,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
资料来源:高庆林、王晓光. 一次空前的成功之作. 嘹望. 1997年第34期.
问题:
⑴我国1991年开始的宏观调控的成功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⑵根据这一案例,你对凯恩斯理论,对西方国家70年代以来的滞胀并存现象有什么看法?
⑶研究一下这一段时期我国失业率的变化,你认为我国这次的调控实践能说明菲利普斯的合理性吗?
案例2:美国总统与国会的预算方案之争
经过两个多月的较量、妥协、再较量,7月29日,白宫和衡和减税问题上各让一步,达成了具体协议。美国总统克林顿称它是一个历史性的协议,会造福美国后代,并相信该协议得到国会两院大多数议员的支持。众院议长金里奇则表示美国民众一定会欢迎这个协议。
如何实现联邦预算平衡长期以来一直是民主共和两党争斗最主要的问题,面对越滚越大的预算赤字,克林顿政府和共和党控制的衡,但以何种方式解决问题则是各有各的主意,各有各的算盘。1995年,为了逼迫克林顿接受共